当前位置:首页 » 风俗彩礼 » 畲族风俗习惯

畲族风俗习惯

发布时间: 2020-09-14 06:48:31

1、畲族的过年风俗习惯 100字

1、扫尘 2、贴春联 3、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4、年画 5、守岁 6、放鞭炮 7、拜年 压岁钱 8 、蒸年糕 9、包饺子

1、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3、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2、畲族有哪些特有的风俗?

婚姻习俗:
解放前,畲族婚姻家庭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仍保留着古朴的婚俗。一般同姓不婚,本民族内部的盘、蓝、雷、钟四姓中自相婚配。本来,氏族外婚制是畲族传统婚俗。但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民族压近和歧视政策,畲、汉两族之间严禁通婚,曾是畲族内部的一条族规。解放后,随着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执行,畲、汉两族之间的通婚日益增多。
丧葬形式:
畲族丧葬形式是土葬,保留有拾骨重葬习俗。
畲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农历四月的分龙节、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另外,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畲族,中国南方游耕民族,一千多年来,畲民不畏艰辛险阻,从原始居住地——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四散迁徙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份,有的还到贵州和四川,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其余散居在江西、广东、安徽等省,畲族早在唐永泰二年(766)就从福建罗源迁居浙江景宁。唐代,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区的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蛮”、“蛮僚”、“峒蛮”或“峒僚”。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和“拳民”的族称。“畲”(She),意为刀耕火种。 1956年中国国务院正式公布确认畲族是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单一的少数民族。从此,畲族成为法定的族称。

3、畲族民风民俗

畲族民风民俗
米酒
历史上畲族人民辗转迁徙,物质生活尤为简朴。他们“结庐山谷,诛茅为瓦,编竹为篱,伐荻为户 畲族“三月三”乌饭节
牖”,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现在随着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修小楼房的人越来越多。火笼、火塘是畲族人民家庭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于山区气候寒冷,严冬腊月,一家人都围坐在火塘边烤火取暖。畲族山区,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种植较少,杂粮较多。他们普遍以地瓜米掺上稻米为主食,纯米饭只是宴请贵宾时才用,喜食虾皮、海带、豆腐等。尤喜饮“米酒”和“麦酒”。
服饰
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畲族服装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现在畲族男子服装与汉族无异,而闽东、浙南的部分畲族妇女,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有穿短裤裹绑腿的习惯。尤其是妇女的发式与汉族不同。少女喜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已婚妇女一般都头戴凤冠,即用一根细小精制的竹管,外包红布帕,下悬一条一尺长、一寸宽的红绫。老、中、青不同年龄的妇女,发间还分别环束黑色、蓝色或红色绒线。冠上饰有一块圆银牌,牌上悬着三块小银牌;垂在额前,畲族称 它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传说中,高辛帝把自己的三公主许配给斩犬戎番王头有功的盘瓠)。冠上还插一根银簪,再佩戴上银项圈、银链、银手镯和耳环,显得格外艳丽夺目。
婚俗
解放前,畲族婚姻家庭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仍保留着古朴的婚俗。一般同姓不婚,本民族内部的盘、兰、雷、钟四姓中自相婚配。本来,氏族外婚制是畲族传统婚俗。但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民族压近和歧视政策,畲、汉两族之间严禁通婚,曾是畲族内部的一条族规。解放后,随着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执行,畲、汉两族之间的通婚日益增多。古代,畲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恋爱的传统,对歌成婚是畲族先民的习俗。但随着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受到汉族婚姻观念的影响,到解放前畲族婚姻的封建买卖包办现象十分严重。解放后被革除,现在畲族青年男女基本上都是自由恋爱,婚姻自主。丧葬形式是土葬,保留有拾骨重葬习俗。
传统节日
畲族节日主要有农历的三月三、农历四月的分龙节、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另外,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重视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为祭祖日,信奉鬼神。祭祖时要以两杯酒、一杯茶、三荤三素六碗菜,加上不同时节的餜。在节日期间除酒肉必不可少外,每个节日吃什么都有一定的传统习惯。但不论过什么节日都要做糍粑。成年人过生日除杀鸡、宰鸭外,也要做糍粑。
“三月三”是畲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其主要活动是去野外“踏青”,吃乌米饭,以缅怀祖先,亦称“乌饭节”。乌米饭就是用一种植物的汁液把糯米饭染成乌色。相传在唐代,畲族首领雷万兴和蓝奉高,领导着畲族人民反抗当时的统治阶级,被朝廷军队围困在山上。将士们靠吃一种叫‘呜饭”的野果等充饥度过年关,第二年三月三日冲出包围,取得胜利。为纪念他们,人们把三月三日作为节日,吃“乌米饭”表示纪念。节日期间,附近几十里同宗词的畲族云集歌场,自晨至暮,对歌盘歌,内容为歌颂盘瓠,怀念始祖。整个畲山,沉浸在一片歌的海洋之中。晚上,各家吃“乌米饭”。深夜,进行祭祖活动。
此外,畲族也过春节。过春节时除宰鸡杀猪外,还要做糍粑,祝愿在新年里有好时运,日子年年(粘粘)甜。初一早上,全家叩拜“盘古祖先”,老人讲祖先创业的艰难,过后举家团聚,唱山歌,送贺礼。青年男女则走乡串寨,以歌传情,互叙友情。
畲族风俗习惯与重要节日 历史上畲族人民辗转迁徙,物质生活尤为简朴。他们“结庐山谷,诛茅为瓦,编竹为篱,伐荻为户牖”,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现在随着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修小楼房的人越来越多。火笼、火塘是畲族人民家庭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于山区气候寒冷,严冬腊月,一家人都围坐在火塘边烤火取暖。畲族山区,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种植较少,杂粮较多。他们普遍以地瓜米掺上稻米为主食,纯米饭只是宴请贵宾时才用,喜食虾皮、海带、豆腐等。尤喜饮“米酒”和“麦酒”。
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畲族服装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现在畲族男子服装与汉族无异,而闽东、浙南的部分畲族妇女,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有穿短裤裹绑腿的习惯。尤其是妇女的发式与汉族不同。少女喜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已婚妇女一般都头戴凤冠,即用一根细小精制的竹管,外包红布帕,下悬一条一尺长、一寸宽的红绫。老、中、青不同年龄的妇女,发间还分别环束黑色、蓝色或红色绒线。冠上饰有一块圆银牌,牌上悬着三块小银牌;垂在额前,畲族称 它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传说中,高辛帝把自己的三公主许配给斩犬戎番王头有功的盘瓠。冠上还插一根银簪,再佩戴上银项圈、银链、银手镯和耳环,显得格外艳丽夺目。
解放前,畲族婚姻家庭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仍保留着古朴的婚俗。一般同姓不婚,本民族内部的盘、蓝、雷、钟四姓中自相婚配。本来,氏族外婚制是畲族传统婚俗。但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民族压近和歧视政策,畲、汉两族之间严禁通婚,曾是畲族内部的一条族规。解放后,随着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执行,畲、汉两族之间的通婚日益增多。古代,畲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恋爱的传统,对歌成婚是畲族先民的习俗。但随着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受到汉族婚姻观念的影响,到解。放前畲族婚姻的封建买卖包办现象十分严重。解放后被革除,现在畲族青年男女基本上都是自由恋爱,婚姻自主。丧葬形式是土葬,保留有拾骨重葬习俗。
畲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农历四月的分龙节、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另外,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4、畲族的习俗?

历史上畲族人民辗转迁徙,物质生活尤为简朴。他们“结庐山谷,诛茅为瓦,编竹为篱,伐荻为户牖”,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现在随着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修小楼房的人越来越多。火笼、火塘是畲族人民家庭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于山区气候寒冷,严冬腊月,一家人都围坐在火塘边烤火取暖。畲族山区,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种植较少,杂粮较多。他们普遍以地瓜米掺上稻米为主食,纯米饭只是宴请贵宾时才用,喜食虾皮、海带、豆腐等。尤喜饮“米酒”和“麦酒”。 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畲族服装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现在畲族男子服装与汉族无异,而闽东、浙南的部分畲族妇女,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有穿短裤裹绑腿的习惯。尤其是妇女的发式与汉族不同。少女喜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已婚妇女一般都头戴凤冠,即用一根细小精制的竹管,外包红布帕,下悬一条一尺长、一寸宽的红绫。老、中、青不同年龄的妇女,发间还分别环束黑色、蓝色或红色绒线。冠上饰有一块圆银牌,牌上悬着三块小银牌;垂在额前,畲族称 它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传说中,高辛帝把自己的三公主许配给斩犬戎番王头有功的盘瓠。冠上还插一根银簪,再佩戴上银项圈、银链、银手镯和耳环,显得格外艳丽夺目。 解放前,畲族婚姻家庭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仍保留着古朴的婚俗。一般同姓不婚,本民族内部的盘、蓝、雷、钟四姓中自相婚配。本来,氏族外婚制是畲族传统婚俗。但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民族压近和歧视政策,畲、汉两族之间严禁通婚,曾是畲族内部的一条族规。解放后,随着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执行,畲、汉两族之间的通婚日益增多。古代,畲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恋爱的传统,对歌成婚是畲族先民的习俗。但随着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受到汉族婚姻观念的影响,到解。放前畲族婚姻的封建买卖包办现象十分严重。解放后被革除,现在畲族青年男女基本上都是自由恋爱,婚姻自主。丧葬形式是土葬,保留有拾骨重葬习俗。

5、水族和畲族的风俗习惯

历史上畲族人民辗转迁徙,物质生活尤为简朴。他们“结庐山谷,诛茅为瓦,编竹为篱,伐荻为户牖”,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现在随着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修小楼房的人越来越多。火笼、火塘是畲族人民家庭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于山区气候寒冷,严冬腊月,一家人都围坐在火塘边烤火取暖。畲族山区,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种植较少,杂粮较多。他们普遍以地瓜米掺上稻米为主食,纯米饭只是宴请贵宾时才用,喜食虾皮、海带、豆腐等。尤喜饮“米酒”和“麦酒”。

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畲族服装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现在畲族男子服装与汉族无异,而闽东、浙南的部分畲族妇女,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有穿短裤裹绑腿的习惯。尤其是妇女的发式与汉族不同。少女喜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已婚妇女一般都头戴凤冠,即用一根细小精制的竹管,外包红布帕,下悬一条一尺长、一寸宽的红绫。老、中、青不同年龄的妇女,发间还分别环束黑色、蓝色或红色绒线。冠上饰有一块圆银牌,牌上悬着三块小银牌;垂在额前,畲族称 它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传说中,高辛帝把自己的三公主许配给斩犬戎番王头有功的盘瓠。冠上还插一根银簪,再佩戴上银项圈、银链、银手镯和耳环,显得格外艳丽夺目。

解放前,畲族婚姻家庭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仍保留着古朴的婚俗。一般同姓不婚,本民族内部的盘、蓝、雷、钟四姓中自相婚配。本来,氏族外婚制是畲族传统婚俗。但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民族压近和歧视政策,畲、汉两族之间严禁通婚,曾是畲族内部的一条族规。解放后,随着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执行,畲、汉两族之间的通婚日益增多。古代,畲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恋爱的传统,对歌成婚是畲族先民的习俗。但随着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受到汉族婚姻观念的影响,到解。放前畲族婚姻的封建买卖包办现象十分严重。解放后被革除,现在畲族青年男女基本上都是自由恋爱,婚姻自主。丧葬形式是土葬,保留有拾骨重葬习俗。

畲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农历四月的分龙节、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另外,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摘自《民族工作大全》千里原主编

6、畲族的风俗习惯

畲族自称"山哈",意为住在山里的客户,传说畲族的祖籍是广东潮州。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浙江景宁、广东等省。
日常主食以米为主,除米饭外,还有以稻米制作成的各种糕点,畲家常食的米饭有籼、粳、糯三种。从黏性上分,糯米最黏,粳米次之,籼米基本无什么黏性,但籼米出饭最多,畲家食用的米饭以籼米最为普遍。番薯也是畲族农家主食之一。粉丝是畲家招待客人制作点心和菜肴的重要原料。
有客人到门,都要先敬茶,一般要喝两道。还有说法:"一碗苦,两碗补,三碗洗洗嘴。"客人只要接过主人的茶,就必须喝第二碗。如果客人口很渴,可以事先说明,直至喝满意为止。若是来者是女客,主人还要摆上瓜子、花生、炒豆等零食。
禁忌:正月初一,忌挑粪,忌抬轿、吹喇叭;忌当乞丐;忌食狗肉。
畲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畲族婚礼别具情趣,届期新郎由岳家亲迎,岳家款以饭就餐时,餐桌上不陈一物,必俟新郎一一指名歌之,如:要筷子则唱《筷歌》,要酒,则唱《酒歌》,司厨也要以歌相和,其物应声而出,席毕新郎还需把餐桌上的东西一件件唱回去。
畲族的编织工艺最受赞誉的是彩带和竹编。彩带即花腰带,又称合手巾带。畲族姑娘从五六岁起,就跟着母亲学习编织彩带,彩带精致的程度,是衡量姑娘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准。
姑娘定婚时,在送给男方的回礼中,必须得有亲手织的彩带。彩带既是装饰品,又是擦汗掸尘的生活用品。彩带一般长1.3米,宽0.2米。图案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柳条纹组成的两方连图案;另一种是印染的蓝底白花图案。从内容上来说,有"十三行"、"十二生肖"、"水击花"、"铜钱帮"、"五字带"等。直接在彩带上绣吉祥祝福等内容的在畲乡更为流行。

7、畲族风俗习惯的作文400字

56个民族,56朵花”。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都有不同的特色民居,特色饮食,这就应了一句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而满族,就是这56 朵花中艳丽的一朵,满族的服饰特别有特色,下面,我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
满族妇女不缠脚,所有鞋子绣有漂亮的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
旗袍是满族妇女的传统服饰。她们喜欢穿长及脚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旗袍的特点是立领 . 右大襟 . 紧腰身 . 下摆开衩。古旗袍有琵琶襟 . 如意襟 . 斜襟 . 滚边或镶边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经改进,腰身宽松,袖口宽大,长度适中,便于行走。已成为中国妇女较通行的服装。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的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长,两边高衩。四十年代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旗袍具有东方色彩,能充分显示依态雍容文雅,被认为是表现女性美的 典型民族服装。称誉世界。
妇女旗袍的装饰性比男性旗袍更强。领子 . 前襟和袖口都绣花装饰。镶嵌几道花纹或彩牙儿,俗称“画道儿”或“狗牙儿”。
满族妇女的服装十分漂亮,满族男子的服装也很不错。
历史上的满族男子多穿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

8、最有畲族特色的风俗,畲族有哪些民族风俗

畲族 (shē zú)
畲族自称“山哈”,意为住在山里的客户,传说畲族的祖籍是广东潮州。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浙江景宁、广东、江西、安徽等省,多数与汉族杂居。1984年6月30日建立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重视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为祭祖日,信奉鬼神。“三月三”是畲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亦称“乌饭节”。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每个节日吃什么都有一定的传统习惯。

9、畲族的名族习惯

畲族以农业生产为主、狩猎经济为辅。早在公元7世纪,畲族先民就以自己辛勤的劳动开辟了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山区。当时畲族先民的农业生产主要是“耕火田”,即“刀耕火种”,所耕之地多属于缺乏水源的旱地。由于耕作粗放,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作物产量很低,加上长期居住在深山老林、野兽出没之地,所以狩猎经济一直比较发达。“农耕”与“狩猎”是畲族早期的生产特点。

明、清时期,是畲族先民向闽东、浙南大迁徙的时期。他们到达那里时,平坝地区已多为汉族居住,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已为汉族所垦殖。因此,他们只能开山劈岭,拓荒造田,新建家园。或者是佃租汉族地主的土地,或给地主富农当长工。长年辛勤劳作。他们所到之处,荒山变茶园、沟壑变良田。畲族人民为开发祖国东南山区作出了重要贡献。

畲族文学艺术十分丰富。山歌是畲族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多以畲语歌唱的形式表达。所以畲族文学基本上是民间口头文学。他们每逢佳节喜庆之日,歌声飞扬,即使在山间田野劳动,探亲访友迎宾之时,也常常以歌对话。流传下来的山歌约有1000多篇、四五万行。在长篇叙事诗歌中、最著名的就是《高皇歌》。《高皇歌》又称《盘古歌》、《龙皇歌》、《盘瓠王歌》,是一首长达三四百句的七言史诗。它以神话的形式,叙述了畲族始祖盘瓠立下奇功及其不畏艰难繁衍出盘、蓝、雷、钟四姓子孙的传说。反映了畲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尤其是,他们还把这一传说绘成连环画式的画像,称祖图,即在一幅十来丈长的布帛上,用彩笔把这一传说的40多个画像连环式地绘在画卷上,世代珍藏。

勤劳淳朴的畲族妇女,不但是生产能手,也是编织刺绣的能工巧匠。他们手工艺品种类丰富,色彩斑斓,风格独特。如编织的彩带,又称合手巾带,即花腰带,案花纹多样,配色美观大方。编织的斗笠,花纹细巧,工艺精致,配以水红绸带、白带及各色珠子,更富有民族特色,是畲族妇女最喜爱的一件装饰品。畲族姑娘精心织绣的绣帕或彩带,送给心爱的情侣,是最好的定情物。解放后,这种工艺技术得到了更加发扬光大,成为抢手的旅游产品和出口产品.

畲族人民酷爱体育活动,“打尺寸”、“盘柴槌”、节日登山、骑海马和竹林竞技等,都是畲族民间流传十分有趣、别具有一格的体育活动。尤其是练拳习武之风盛行,经千百年传承,已形成独具一格的民间武术。解放前,畲族群众习武是为反抗压迫和剥削,解放后则是为了强身健体、陶冶性情,丰富文化生活。畲族武术分棍术和拳术两大类。棍术种类多,动作名称复杂多样。拳术十分普及,作为拳术的一部分,有令人叫绝的点穴功夫。武术精通的老拳师一般都会点穴术和医术。但是,畲族武术还需要进一步地整理、挖掘。

历史上畲族人民辗转迁徙,物质生活尤为简朴。他们“结庐山谷,诛茅为瓦,编竹为篱,伐荻为户牖”,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现在随着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修小楼房的人越来越多。火笼、火塘是畲族人民家庭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于山区气候寒冷,严冬腊月,一家人都围坐在火塘边烤火取暖。畲族山区,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种植较少,杂粮较多。他们普遍以地瓜米掺上稻米为主食,纯米饭只是宴请贵宾时才用,喜食虾皮、海带、豆腐等。尤喜饮“米酒”和“麦酒”。

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畲族服装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现在畲族男子服装与汉族无异,而闽东、浙南的部分畲族妇女,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有穿短裤裹绑腿的习惯。尤其是妇女的发式与汉族不同。少女喜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已婚妇女一般都头戴凤冠,即用一根细小精制的竹管,外包红布帕,下悬一条一尺长、一寸宽的红绫。老、中、青不同年龄的妇女,发间还分别环束黑色、蓝色或红色绒线。冠上饰有一块圆银牌,牌上悬着三块小银牌;垂在额前,畲族称 它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传说中,高辛帝把自己的三公主许配给斩犬戎番王头有功的盘瓠。冠上还插一根银簪,再佩戴上银项圈、银链、银手镯和耳环,显得格外艳丽夺目。

氏族外婚制是畲族传统婚俗。但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民族压近和歧视政策,畲、汉两族之间严禁通婚,曾是畲族内部的一条族规。解放后,随着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执行,畲、汉两族之间的通婚日益增多。古代,畲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恋爱的传统,对歌成婚是畲族先民的习俗。但随着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受到汉族婚姻观念的影响,到解。放前畲族婚姻的封建买卖包办现象十分严重。解放后被革除,现在畲族青年男女基本上都是自由恋爱,婚姻自主。
丧葬形式是土葬,保留有拾骨重葬习俗。

畲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农历四月的分龙节、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另外,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宗教信仰

主要是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畲族十分重视祭祖。

热点内容
用称称嫁妆 发布:2020-09-12 19:11:27 浏览:511
五星级婚宴 发布:2020-09-12 17:55:19 浏览:511
婚礼乐队 发布:2020-09-12 20:13:00 浏览:510
太庙婚纱 发布:2020-09-12 18:59:26 浏览:510
北京摄影婚纱 发布:2020-09-12 17:43:09 浏览:509
耍新郎 发布:2020-09-12 20:11:18 浏览:508
王子婚纱摄影 发布:2020-09-12 17:52:22 浏览:508
外景简笔画 发布:2020-09-12 15:57:17 浏览:508
拍外景婚纱照 发布:2020-09-12 17:43:26 浏览:507
我们结婚了2013 发布:2020-09-12 18:42:33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