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俗彩礼 » 新余生孩子的风俗

新余生孩子的风俗

发布时间: 2021-07-27 23:02:52

1、新余的丧葬习俗

江西新余的丧葬习俗

1、送终:人的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规律,人人难免一死,可对长辈的死,家人是很讲究的。高龄老人过世,讲究的是要有子女在场,看着老人死去,这就叫为老人送终。如果一位长者,由于生急病暴病而死,或者患慢性病在不知不觉中死去,其子女一个都不在场,这个长者死去,人家就要议论,一是称此长者无福气,连送终的人也没有一个;二是要议论他的子女不孝,老人死去都不知道。人们俗称的寿终正寝就是指老人过世时有子女在场,如无子女在场则视为不吉利。在此风俗的影响下,所以一般人家在高龄老人病危期间,子女们再忙也要守在老人身边,直到老人过世,子女们才放心。凡遇到这些子女,人家就会议论说他们是孝子孝孙,当然,若遇到那些患慢性病的老人突然病故,即使子女不在场,人家也会谅解,人们俗称的长病无孝子,但对送终的风俗至今未变。

2、哭丧:高龄老人或长辈过世,女性子女在场一见老人断气就要放声大哭。这种哭由老人的女儿哭,儿媳妇哭,如亡者是男性,还有其妻哭,这时的哭叫“哭丧”,这种哭丧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哀悼和悲痛;二是以哭声惊动左邻右舍,表示其家死了人,人家就会闻声而至,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和对生者的安慰。旧时风俗中的哭丧有三种,一是在死者刚刚断气时的哭,二是在死者入殓时的哭,三是在亲朋好友来吊唁时的哭,特别是吊唁者来吊唁时家人的哭丧,迷信风俗中有“破法”之意,如果吊唁者来吊唁时没有家人哭丧,吊唁者就认为是晦气,所以,在死者的灵堂里,始终不能缺人,有的人家在灵堂里总要安排一个帮忙人,只要看到有人来凭吊死者,他就会高声地叫一声“哭两声”,这时死者家属听到叫声,马上就要哭嚎几声,这种哭嚎声,有的地方叫“嚎丧”,嚎丧一般都不是出于内心,而是出于礼节,但不论是哭还是嚎则都叫“哭丧”。旧时的哭丧和现时不尽相同,旧时的哭丧大多数发自内心,因为旧时的妇女社会地位低下,一身中既受尽了生活苦难折磨,同时又受到社会和家庭的折磨,她们深受种种磨难和苦楚,一旦遇到父母或丈夫的过世,她们的哭丧就会联系自己的悲惨遭遇,趁机悲哭一番,以发泄胸中的苦楚,她们的哭一般都是如诉如泣,悲悲切切,涕泪具下,即使是对凭吊者来时的哭,也是十分悲哀的。现代人哭丧就不同了,特别是一些年轻妇女她们对生活苦楚毫无感受,即使亲人过世,一般只能干嚎几声,甚至干嚎都不会,她们既不会哭,又不会嚎,更不要说诉,有的只会抽泣,或叫泣不成声。现代人不会哭丧,但也想出了办法,他们在灵堂里播放哀乐以代替哭丧。也有的化钱请专门的哭丧婆代哭。

3、到头更饭与行粮瓶:更饭是鬼饭的俗称,烧到头更饭和作香更饭这种民族传统风俗,是对死者和长辈死者表示孝敬。凡是逢年过节,或四时八节祭奠亡灵,俗称祭祖作香,认为子孙在祭祖作香时,祖宗的亡灵都要回来吃饭,这种祭祖作香饭俗称更饭。到头更饭的说法不同于一般人们所说的更饭,所谓到头更饭是指某人过世,家人要为死者烧最后一顿上冥间时吃的鬼饭,这种饭就叫到头更饭。烧到头更饭,民间传统风俗都很讲究:要求死者的长子即称孝子,头戴孝帽(白帽),身穿孝衣,手拿盆或碗到不同姓氏的七家人家去讨“七姓米”回来烧到头更饭。烧到头更饭时,把讨来的七姓米放入锅中加少量的水,然后只拗一个大草把,由孝子跪在灶门口点火烧饭,边烧边喊“××亲人,儿子为你烧更饭拉”,等到一个大草把烧完即成。另外再煮一个鸡蛋,把更饭和鸡蛋一起盛到一个碗里,然后,在死者入殓后放在死者棺材底下,待死者出殡前将此到头更饭倒入“行粮瓶”中,和死者的棺材或骨灰盒一起埋入土中,表示死者在阴间有饭吃。烧到头更饭此风俗至今未变,这也许是民间传统中人们表示对死者的一种尊敬和安慰吧。“行粮瓶”,旧时把它称作是死者的“粮仓”,旧时用一个小陶罐来做行粮瓶,当死者发丧出殡前,由风水先生将死者的到头更饭放进陶罐,另加上米、麦、红豆、绿豆、黄豆、芝麻、栗七种粮食,然后用红纸青线封口,在死者出殡时一起埋入土中,行粮瓶都埋在死者的棺材头坑前的小孔中,现时则埋在骨灰盒正面的小孔中。

4、种火:种火是丧事风俗中带有迷信色彩的传统风俗。旧时,凡死者入土、新坟墓堆好后,死者的亲儿子们必须在当天晚上,带着纸钱和稻草到坟上去烧化,这就叫种火。种火有两层意思,一是为死者暖身,二是为死者烧饭。这样的种火要经过三天,而且第二天要比第一天晚,第三天要比第二天晚,在第三天种火,烧过纸钱和稻草后要放一包火柴,并对着死者的坟祷告:“××亲人,从今以后就不再来为你烧饭了,以后你就自己烧了吃吧。”到此,为死者的种火仪式就算结束,此风俗纯属迷信,但因前人留下的风俗,至今依旧。现在,各地建了安息堂,此风从此绝迹。

5、送饭:为死者送饭的风俗纯属封建迷信。此风俗在旧时比较流行。何谓送饭?按封建迷信的说法,人的死是到其阳寿终止那天,阴间阎王命鬼使“判官”在其生死簿上将其名字用红笔勾掉,然后判官再命鬼使牛头马面、捕快到阳间将其魂魄拘到阴间受审,在受审前七天之内(民间俗种头七),其魂魄并不直接带往阴间,而是押在旧时的家庙,又称本庙里,好比是阴间的看守所,在这七天之内,死者亡魂将在家庙里受到家庙鬼使的种种鞭苔,为减轻死者的罪行,死者家属必须要在死者亡故的当天或第二天到家庙去送饭。送饭有两层意思:一是要多烧纸钱,在焚烧时要向家庙鬼使通禅:什么“请差人马快对××亲人吊低点,打轻点,我们给你作揖,我们给你送钱”之类的话,用现代人的观点来看,这就是给冥使行贿,以便使死者减轻罪行;二是给死者送上路饭,防止死者在路上受饿。为死者送饭风俗,在1952年大破封建迷信,大拆庙宇后,曾有一度收敛,因为当时的所有小庵小庙的菩萨都被打掉,人们想为死者送鬼饭也没有地方。然而人们的封建迷信一时不能根除,没有了菩萨,人们就把饭送到原来的小庵小庙的门口以了心念。文革后,此类送鬼饭风俗就绝迹了。到了七十年代末,各地又掀起了一股建庙风,送鬼饭之风死灰复燃,一些神汉、巫婆、佛头趁机大肆活动,他们(她们)把过去早已打倒的封建神权在暗中宣扬,各自在划定的迷信势力范围内,从中组织迷信者到处做佛事赚钱,并宣扬神权。按旧时神权的体制,各自划定管辖范围的所谓家庙。因此,都又恢复了送鬼饭的旧风俗。为死人送鬼饭实际上是旧时神权统治的死灰复燃。旧社会,我国人民深受“四权”的压迫,这四权就是:政权、属权、夫权、神权。现时,神权在各地死灰复燃,一方面是一些人打着宗教信仰的幌子,大搞各类迷信活动,从中赚取昧心钱。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干部、共产党员他们忘记了自己的信仰、信念和宗旨,他们也热衷于迷信,他们把自己的成长,把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把自己发财致富都归功于神,归功于菩萨保佑。所以现在他们对迷信旧风俗的神权统治都信以为真,这也是一种信仰危机。从当前的送鬼饭风俗中,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都值得好好地反思。

6、告状(发耗):这里的告状,不是诉讼告状,而是民间丧事风俗中死者的女儿、儿媳妇在自己的亲人死后回娘家或回婆家向家人告知公婆或丈夫亡故的消息,民间称告状,好比为死者发讣告。目的是让家人知道,某人已经死去,那么被告知者就必须在当天赶到死者家为死者凭吊,如果女儿、儿媳妇不回家告状,亲家是不能上门吊唁的,非但亲家不能上门,人们还会说她们忤逆不孝。事至当今,告状之风在农村仍然盛行,而且也很讲究,告状者必须身穿重孝,回家告状时必须跪着向父母告知,这就是民间的丧事告状。

7、吃卷床夜饭:“吃卷床夜饭”是在民间丧事风俗中,在死者死的当天晚上入殓前请村上人吃的一顿晚饭,民间俗称卷床饭,有的地方不吃卷床饭而吃卷床面。何为卷床饭?民俗中,在死者入殓后,死者生前睡过的床上用品都要席卷出门,放到离村不远的三叉路口烧掉,这俗称卷床。卷床在旧时的含义是让死者把生前的东西一起带上阴间路,以便让死者在阴间继续使用。其实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其实卷床的真正含义还是出于卫生,大凡死者一般都生有疾病,有的甚至是传染病,死者去世后在他的遗物上很可能沾染着病菌和污秽之物,为防传染,入殓后将死者床上的东西席卷出门付之一炬,这样到是很卫生的。在卷床当天,死者家属必须请人帮忙入殓,那就得准备卷床夜饭供人家吃。旧时的卷床夜饭比较简单,一般连家属亲戚在内也不过二、三桌。但现时却大不相同,因为死者家属为死者办丧事仪式的全过程都要在这天晚上议定,所请的帮忙人也必须到场,加上现在的村上人多,一顿卷床夜饭,小的村起码要八、九桌,大的村加上当晚来吊唁的亲戚,一般都要十六、七桌才够。再说卷床夜饭的规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旧时的卷床夜菜一般都是两荤两素加一个豆腐,现时丧事人家的卷床夜菜,用起了冷盆热炒,规格略低于丧事正日的酒菜,而且丧事的铺张浪费程度也越来越大,吃卷床夜饭的风俗无形中加重了死者家属的经济负担,但因旧风俗的影响,人们也只能不得已而为之。

8、入殓:入殓风俗无论在旧时还是当今,其手续之烦琐是相当多的,真是五花八门,现时不但未变,而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入殓程序有移尸、卷床、布置灵堂、放千张眼、点更饭长命灯、秤衣、穿衣、放置垫背钱、买水、洗脸、梳头、入殓、与遗体告别、盖棺、守灵等等。所有这些仪式都由村中健壮老人并懂得入殓者负责操办。移尸:就是移入灵堂。在死者的遗体移动前,主持人必须口含烧酒向死者周围喷洒,用现时的话来说就是起到消毒的作用,可在旧时的含义是驱鬼镇邪。酒喷过后,开始移尸,如死者有多个儿子,则必须长子抱头,末子抱脚,次子抱腰。主持人用一根白布带系在死者的腰里,然后大喊一声“起”,并同时把一片瓦用力在死者床上碰碎,随着“起”“碰”之声发出,大家齐心协力把死者从床上抬起并移到灵堂,放在棺材盖上等待下一步的仪式进行。在这一步,农村风俗中讲究儿子们的“抱头抱脚”,一是表示儿子们的孝顺,二是表示死者有福气,如没有儿子,抱头抱脚则由女婿或侄子、外甥们来担任。设灵堂:旧时富户人家设置的灵堂庄严肃穆。首先是将棺材放在灵堂正中偏右,在棺材前设灵台,灵台上放着死者的遗像,灵台与孝堂之间用白布帐曼隔开,帐曼上有亲属送的挽联,旧时灵前不放花圈,花圈到60年代才有,灵堂里还准备着千张眼即竹筛子,筛子里放着剪刀、尺、秤和死者的寿衣。入殓时,所有家属和亲朋好友都要拿着三支清香,表示为死者上路送行。穿衣:旧时为死者穿衣也有很多陈规陋习。如孝子头顶筛子跪地默哀,为死者穿衣者从筛子中取出秤,再把死者的衣服用白布带系好,挂在没有秤砣的秤钩上,这时孝子问“衣有多重?”?秤衣者高呼“一秤到稍”!表示死者的寿衣分量足够到阴间享用。秤衣完毕,接下来是为死者穿衣。但因死者身体已经僵硬,如一件一件地为死者穿那是十分费事的。旧时是将死者的寿衣先由长子把它一件一件地套起来,然后由孝子抱头抱脚,并喊一声“起”,趁尸体稍微抬起时,由穿衣者把衣服塞到死者的身底下,然后把死者的手放进衣袖管,衣服向上提到位。上衣穿好,裤子比较好穿,只要从下往上地套上去就行。为死者穿的衣服一是要逢单数,如五件、七件或九件,二是不能有纽扣,迷信说法有了纽扣就表示在世时与人结下的仇恨到来世也不能化解掉,因此死者衣服的所有纽扣在穿衣服时都要剪掉,即使贴身衣服的纽扣也要剪掉,此风俗至今未变。死者所穿的衣服都没有纽扣,上衣贴身也是靠一根用七根蓝线拧成一股系在死者身上,这股蓝线系在死者身上也不能打结的。

9、洗脸、梳头:旧风俗为死者洗脸得由孝子先为死者买水,他们要带了重孝到河边去向所谓的河神买水,买水时要向河神祈祷,并还要付钱,旧时付钱都是向河里掷几枚铜板,现时买水都要向河里掷几个硬币。当洗脸水买回来后,孝子用块白布,一只木梳,跪在死者的头边,先为死者洗脸,洗脸时要喊“××亲人,儿子为你洗脸”,洗脸讲究按顺时针方向擦三转,然后再为死者梳头,同时也要喊“××亲人,儿子为你梳头拉”,梳头讲究梳三下,梳完用力把木梳在棺材盖上敲断后扔掉。入殓:旧时入殓死者都用棺材,那事先要做好各种准备,如:用黄纸钱包石灰包,用黄纸钱包草木灰包,准备好垫背铜钱七枚。旧时用的铜钱一般选择康熙通宝、顺治通宝,或者更古老的钱币,总之越古越好。这些垫背钱表示死者到了阴间有钱用。入殓开始,旧时先在棺材底部铺一层石灰包,一层灰包,然后放上一层纸钱,再把死者的垫被铺上,并在垫被上按前四后三的北斗七星图案垫上七枚垫背铜钱。接下来,主持人用一片瓦在棺材盖上用力敲破,高呼一声“起”,孝子抱头抱脚,主持人手提白布带提腰一起将死者尸体抬入棺中安放好,再盖上死者的盖被,同时帮忙人将部分死者的陪葬品放在死者身边,周围再放入石灰包,草木灰包,将死者拥紧即算完成。现时因推行火葬,死者身边不再放置随葬品和石灰包,草木灰包。但近几年来,一些从事销售丧事物品的人,又推出了纸塑简易棺材,从前的那一套。石灰、草木灰包不见了,但在死者周围却用大量的纸钱来拥紧死者。入殓结束,棺材才能得正(即放置中堂正中),这时,主持人招呼死者家属绕棺材转三圈,以示向死者告别,然后再把棺材盖上,此谓盖棺定论。旧时盖上棺盖后用三支爬头钉和一支子孙钉将棺盖钉牢,现时纸塑棺材盖棺后用封箱胶纸封合。整个入殓仪式才全部结束。入殓结束后,还要在棺材底下点上放有到头更饭和油盏的长命灯,在棺材盖上放上千张眼,据迷信风俗传说,这些东西都是为驱邪神来犯,当然这都是封建迷信的旧风俗,但人们还是照样的继承下来,这叫“上代传下世”,照办吗,看来要想改变这类旧风俗是相当不容易的。

10、看风水、戴孝帽、搁三朝:在民间,有请风水先生看风水的旧习俗,这是指丧事人家的看风水。此风俗从旧时盛行到60年代末,文革期间基本绝迹,到70年代末,看风水旧习俗又开始抬头,现在可说进入了盛期。凡是谁家死了人,总要请风水来看坟穴,虽然现在推行火化,但死者的骨灰盒还是要埋入土中,所以人们还是要请风水看坟穴。这些从事风水职业的人,一到主家首先摆出一付风水先生的架子。为死者择坟穴时,祖传也有不少名堂。大凡风水择坟穴,都是按风向水向选择,他讲究的是风有来路(七十二路),水有去向(三十六向),风向来路,水路去向都有一套讲究,关乎家人今后的平安、发达或衰败。最好的是前有出路,后有靠山,按此大前提选择是风水是第一关。接下来是定向,所谓“此穴”对主家来说是否经受得了,也就是说,你主家是否有这个福气,这就要定向。这一关就必须按死者的生辰年庚和其长子的年庚进行推算,再得出死者葬的方向,如:子午向,乙丑向,丁卯向等等,这些向都是用夹盘上的指南针来确定。当风水择准了向,就在这个穴位的两头钉上向桩,坟穴就按此向桩为死者开坟穴即开坑。到此风水先生择坟地才算完成。现在各地安息堂建成后,看风水就按骨灰盒正中线来定向,至于选项坟穴也只能取消。但目前较富人家又热衷到公墓去买坟穴,这时,他们又开始请风水选项坟穴和定向了。戴孝帽和戴孝的风俗,也是从古到今的一个民族传统。某家死了人,为表示哀悼,家属、至亲都必须戴孝和戴孝帽,孝帽分辈份,子戴白帽,孙戴红帽,重孙戴蓝帽,重重孙带灰帽(人们常说的灰灰孙就是这个意思),此习俗传到文革就绝迹,以后丧事中推行了戴黑纱,70年代末,80年代初又开始了穿白衣,戴白帽,一切都恢复了老的风俗传统。搁三朝:在农村,人死后都有搁三朝的习俗。所谓搁三朝,就是死者从断气时算起,要在家里搁置三天才能出殡入土,现时叫火化。有的人家为等远亲归来,也有搁五朝的,还有一些迷信人家,要请风水先生或算命瞎子排定搁置的日期,这就出现了搁七朝的。凡搁三朝也好五朝也好,这都是对死者的一种尊重。特别是长辈,死后千万不能马虎,人们认为,不搁三朝就是对死者的不孝。旧时有早死夜拖的说法,即白天死,晚上就拖出去埋了。那一般都是指那些无儿无女的人死后才早死夜拖。

11、五谷仓、掮幡竹、开坑:在民间丧事风俗中,传统的程序多得五花八门,死者入殓后,其中做“五谷仓”也是一件很要紧的事,五谷仓:是放在灵台上的一件祭品。这五谷仓是用砻糠做的,它表示是死者的谷仓,其做法也很讲究,一般农村中的老年妇女都会做。它是用四层方块白布和一块尖角白布拼做成的,四块白布大小不一,底层一块约九寸,再是七寸,五寸,三寸,制作时将每块白布的四角缝合形成尖角,中空填满砻糠,一块小角布也缝成尖角,这填砻糠得由死者的女儿或儿媳妇填,如无女儿或儿媳妇,则由至亲中的女性来填,填时要边哭边填,并哭喊着“××亲人,我为你做五谷仓拉”,哭一声填一把砻糠,直到把四块布和一块尖角全部填满,然后把它们一层一层垒起来成一座宝塔形,尖角放在最上面,这就成了五谷仓。五谷仓放在死者灵台的右上角,待死者出殡时,由一人托着,当出殡主持人敲碎瓦片时,就有人来抢五谷仓,其中的一只尖角由托者拿着放在死者牌位的子孙钉上,其余各层由人抢走。旧时人们有抢了五谷仓的白布带回家给小孩做填底布,说是能驱邪,现时人们抢了都是丢掉,此风俗纯属迷信。丧事人家用的掮幡竹:原出于古代的招魂幡。死者在出殡前,人们都要为死者准备两根带叶的青竹子,青竹子取回后由风水在掮幡竹上进行一番布置。风水将两张三寸见方的红纸折成三角形,然后在三角形的底边上粘上一张飘带,飘带上各写着丁财两旺、吉祥如意,制作好的飘带分别用线系在两根竹子上,这就做成了掮幡竹。在死者出殡前由两名儿童掮着走在前引路,直奔埋死者的坟坑。当死者埋好后,帮忙人为死者堆好新坟,然后将掮幡竹插在坟墓的两头。不过,这时的掮幡竹上已经挂了许多抛坟用的东西,旧时上面挂小团子,俗称抛坟团,现时一般不用小团子,而是改用枣子代替,等到新坟做好,就开始抛坟。抛坟就是将带来的糯米小团子或枣子撒向新坟,表示给死者享受。但农村风俗中有抢抛坟团的习俗。旧时有种说法,吃了抛坟团能辟邪驱鬼神。现时已不同了,等到抛坟时,即使带了许多枣子去抛坟,可一个小孩子也不会去抢,因为现在的孩子对枣子根本不感兴趣。开坑:就是为死者埋葬棺材或骨灰盒的墓穴,这就是土葬风俗带来的结果。开坑的传统习俗上也很讲究,旧时开坟穴,一般派五人,现时派三人,开穴人数为单数,迷信习俗逢单不逢双。开穴者带一壶黄酒,一个冷盘菜,三个爆竹,开穴按风水事先看定的地穴,在向桩范围内开坑,开第一块土前先放爆竹,然后,将第一块土放在另一处,以便孝子上坟时带回家。坑开好后,开坑者将带去的酒菜吃光,同时将坑底留下的脚印用钉耙铲掉,迷信的说法不能将生者的脚印留在坑底,否则对生者不利。俗语所说的:落魂收脚迹。就是指这个意思。 

12、吹鼓手与乐苏班:旧时丧事风俗中都有请吹鼓手和乐苏班的习俗,以增加丧事的气氛,吹鼓手民间俗称吹打,乐苏班又称江南丝竹,这两个班子实际上是民间的祭祀队伍。吹打由三至五人组成,他们使用的是唢呐和四件打击乐器,他们到丧事人家后专司吹吹打打,增加丧事的热闹气氛,同时也吹奏一些哀乐,如哭七七,丧事祭拜曲子。旧时穷人家也有少数人家请吹打,大户人家更不用说。请乐苏班的丧事人家就比较少,因为乐苏班组成人员起码有七人,多到十三人组成,他们使用的乐器除打击乐器外,主要是有江南丝竹的各种弦乐器,如二胡、三弦、琵琶、月琴、京胡等,乐苏班的人员必须精于演奏江南丝竹的各种乐器和地方曲牌,而且能唱多种戏曲,他们不仅能奏能唱,而且精于自拉自唱,因此,他是属于高雅的民间文艺。乐苏班不仅为丧事人家演奏,而且还能为氏族祭祀、庙会吹拉弹唱,此类人员实属民间艺人。旧时能请乐苏班的人家一般都是大户人家。吹打和乐苏班在解放初期还有,到六十年代末就没有了,七十年代初期,丧事人家的祭祀由军乐队来代替,所谓军乐队的称呼实际上是错误的,军乐队是指军队的仪仗队,民间的所谓军乐队,实际上是一支哀乐队。民间的这支哀乐队,起初只有五人组成,他用一支圆号、大号、大鼓和唢呐四件西洋乐器加一件民乐器吹奏,刚开始请的人家还比较少,到八十年代,只要哪家有丧事,这哀乐队是必请的。八十年代末,这些哀乐队又有了发展,他们的人员增加了,在他们的队伍中出现了弹唱人员,弹唱的内容一般都是地方戏曲, 实际上这种哀乐队兼有旧时的吹打和乐苏班的双重作用,所以现时请哀乐队的费用比以前翻了几翻,高的一般需要几千元,当然这笔钱一般都由死者的女儿们买单。现在甚至还发展到用礼炮车。

2、江西的民风民俗

1、采茶戏:赣南采茶戏是江西地方戏曲之一。它是由民门采茶灯和民间灯彩相结合发展演变而成,后又吸收了南昌地区的民间舞蹈并与之相结合。南昌采茶戏表演诙谐风趣,唱腔优美深情,有着浓郁的南昌乡土气息。

2、“六月六晒龙袍”:传说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是龙王爷及寺庙菩萨晒衣袍的日子,这天“阳气”足,气候干燥,经六月六日晒过的衣物,不会发霉,不会被虫蛀。所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翻箱倒柜,将家里所有的衣物全搬出来晒。这一习俗,实际上也是对太阳的一种崇拜。

3、求子:江西南昌地区的求子风俗很具地方特色,古时南昌,在西湖区的中心处有一高土桥,桥上有石柱栏杆12根,每年八月十五之夜,妇女们来到桥上,待月至中天,便用手在高桥两旁的石柱上抚摸,甚至纳入怀中,据说如此这便可生男孩。

4、戈阳腔也叫戈腔,又称高腔,是我国地方戏中著名四大声腔系统之一。元未明初,在江西省戈阳县形成而得名。戈阳腔主要表演特色是动作大,身段严谨、场面热闹,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适合民间演出。现在我国有11个省的高腔剧种与戈阳腔有渊源关系。

(2)新余生孩子的风俗扩展资料

江西全省共38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9%以上。少数民族有回族、畲族、壮族、满族、苗族、瑶族、蒙古族、侗族、朝鲜族、土家族等37个。少数民族中畲族聚居;瑶族部分聚居;其他各少数民族均为散居性质。

江西畲族人口约占全国畲族人口的九分之一。畲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本民族文字。山歌是畲族文化的明珠,渗透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口传心授,代代相传,内容丰富,有叙述民族起源和迁徙经过的长篇叙事诗歌《高皇歌》和《麟豹王歌》,有表现爱情、歌颂劳动与生活的《杂歌》等。

结婚时,女方殷勤招待,但开始时桌子上空无一物,新郎要唱山歌,要什么唱什么,要酒唱酒歌,要筷唱筷歌,新郎唱一首厨师和一首,一唱一和,新郎要的东西应声而来,用完酒饭新郎再一首一首把桌上的东西唱回去,厨师也唱着歌来收席。

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族热情好客,讲究礼节,家中来客,一般男女分桌进餐,不能让老人和客人自己去盛饭。进餐完毕要双手举筷道“谢谢”。瑶族婚俗一般不与外族通婚,结婚日子不能选在双方父母的死葬之日。男子不准坐在碗厨前面,因为是女人往来停留地方。

3、新余的压岁钱属于风俗吗?

是的,这是我国的民俗,很多地方依旧保持着。

4、关于新余的民风民俗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 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 ,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 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 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 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 “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 “拜晚年”

5、江西新余当伴娘有什么习俗?

江西新余当伴娘有什么习俗?江西新余如果当伴娘的话,和新娘一起陪着新娘走入婚姻的殿堂就可以了。

6、江西新余的风俗习惯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 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 ,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 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 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 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 “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

7、新余春节习俗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补充: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1]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中华民族阖家团圆的节日,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 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8、新余的特产、习俗介绍

新余市,为江西省地级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浙赣铁路西段,全境东西最长处101.8公里,南北最宽处65.2公里,东临樟树市、新干县,西接宜春市袁州区,南连吉安市青原区、安福县、峡江县,北毗上高县、高安市。

特产有:
新余蜜桔:新余蜜桔是2004年12月获农业部果品质检中心“优质果品”证书,2005年获“江西省名牌产品”,省商检局授予“中国新余蜜桔出口种植基地”。新余蜜桔品种品质优、抗寒、适宜加工。
观巢巨峰葡萄:观巢种植葡萄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历朝历代,观巢的绅士商贾、文人雅客,农人工匠均有在自家的房前屋后,广植葡萄,作为美化、绿化环境的爱好。全镇以湖陂村为主,面积达到1500余亩,品种达到19个,年产量达到2000余吨,行销市内外,成为江西省最大的葡萄园和江南驰名的葡萄生产基地之一。

作为地跨南北横贯东西的大新余,过年的习俗也是很多的:
先说新余杀猪饭,又称杀年猪,多在每年农历的冬腊月操办,这是一个“蹭饭吃”的季节,也是春节前最为喜气的时节。每到岁末腊月,人们纷纷开始张罗着选个好日子宰年猪,摆下丰盛的宴席,邀请亲朋好友来到自家亮堂堂的农家小院里,热热闹闹地吃上一顿丰盛的杀猪饭,渲染出辞旧迎新的年味。置办“杀猪饭”是年底,一家人最开心的事情。其他的例如:

1.腌雪菜(雪里蕻hong):“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是老一辈儿的传统习俗,雪里蕻就是腌菜的主要原料之一。在新余,无论是城里还是乡下,雪里红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小菜。过年腌上一坛咸菜,能吃好长时间。
2.腌咸货:有人说过,地球人已经无法阻止新余人晒咸货了。无论是阳台,还是马路边,都能看到咸货的身影。特别是腊肉香肠,是新余家庭里过年必备的一道菜,搭配大米饭,简直人间美味~
3.打香炭:在乡下,还是有一些渐渐被人们遗忘的习俗就是过年要"打香炭"。大年三十扫尘后,家家都要在屋内用醋浇红木炭,刹时,浓烟滚滚,烟雾缭绕,这时闭上大门,以求净化空气,去邪避灾。
4.祭灶神:按照新余的老黄历,腊月二十四为“灶神”上天奏事之日,所以腊月二十三的夜晚,家家户户要“祭灶”。这天晚上,家家户户有的把灶王爷的龛供奉在祠堂,但更多的是把灶神像贴在厨房灶头上,供上好鱼好肉、蛋饺、豆芽、荸荠等,丰盛程度不亚于年夜饭。不过随着时代,这个习俗也渐渐没落。
5.炸圆子:过年前,新余人,家家户户几乎都会炸圆子。圆子的种类很多,糯米圆子、挂面圆子等,其中最出名的可能就是瘦肉圆子了。炸圆子象征着新的一年生活和美,团团圆圆。
6.扫尘:过年前全家出动,擦玻璃、洗窗帘,把家里的地板、天花板全擦一遍,把角角落落的灰尘都弹一弹。年轻人可别把这事推给父母,全家一起才有气氛。
7.办年货:糖果、瓜子、开心果、水果都是过年必备的零食。年前的一两个星期,沃尔玛、步步高年货大街就开始摆起来啦!而且都会比往常拥挤很多,采购年货是过年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
8打年糕:小时候,每临年关,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开始淘糯米、蒸饭,然后晾晒很多天,晒干后,待开糖坊的人进村滚糖果。滚糖果的季节,村子里好不热闹,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候,直至等到深夜。孩子们在大人的队伍里穿梭着、嬉闹着,一脸的天真与幸福。
9.开门炮:大年初一凌晨,家家户户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放“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所以,年前都要备好烟花爆竹。小孩子也喜欢买一些小鞭炮,捂着耳朵不敢放。
10.贴春联:贴春联,是全国各地都有的习俗。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等春联都贴上了,这个年才算真正来了。
11.年夜饭:吃年夜饭还有许多讲究,对新余人来说,肉圆、蛋饺是必不可少的。肉圆象征团圆,蛋饺寓意招财进宝。这天吃的菜都有讨口彩的叫法,菠菜因为梗长,所以叫做“长庚菜”;青菜色绿,所以又叫做“安乐菜”;黄豆牙因形状像如意,所以叫做“如意菜”席间,一般不将鱼吃光,叫做“吃剩有鱼(余)”、“年年有鱼(余)”或“吉庆有鱼(余)”。
12.守岁:除夕之夜,合肥还有守岁的习俗,即一家人围炉而坐,谈笑欢歌,通宵达旦。入睡前还要在门口路口燃香,以敬鬼神。睡时要把鞋底朝上放着,小孩脱下来的衣服也要翻放着,这样初一早上起来穿衣服都得先翻过来才能穿,寓意来年翻身。
13.搓“圆子”:因为大年初一早上要吃汤圆,所以三十晚上家家户户的主妇们都会在家搓“圆子”,你在家会不会帮忙呢?
14.压岁钱:大年初一早上,家长有给孩子压岁钱的习俗。过去用的铜钱,中有方孔,人们就用红绳将钱币贯穿起来,有的将压岁钱编成龙形,放置在床脚。压岁的原意在压祟,禳祓灾殃,驱避邪恶。

热点内容
用称称嫁妆 发布:2020-09-12 19:11:27 浏览:511
五星级婚宴 发布:2020-09-12 17:55:19 浏览:511
婚礼乐队 发布:2020-09-12 20:13:00 浏览:510
太庙婚纱 发布:2020-09-12 18:59:26 浏览:510
北京摄影婚纱 发布:2020-09-12 17:43:09 浏览:509
耍新郎 发布:2020-09-12 20:11:18 浏览:508
王子婚纱摄影 发布:2020-09-12 17:52:22 浏览:508
外景简笔画 发布:2020-09-12 15:57:17 浏览:508
拍外景婚纱照 发布:2020-09-12 17:43:26 浏览:507
我们结婚了2013 发布:2020-09-12 18:42:33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