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俗彩礼 » 中国百年风俗变迁

中国百年风俗变迁

发布时间: 2022-08-12 01:32:40

1、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的特点

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中国近代兴起于晚清,高涨于民国的社会习俗的嬗变并不是即时出现的,它是由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诸种因素综合造成的。一、变迁之根源— — 社会的变异性社会的传承性与历史的继承性使人类社会不断“翻版”着历史,但社会的变异性却能不断使其推陈出新。中国近代的社会习俗就是在这种力量的推动下,开始在新的领域崭露头角的。就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嬗变而言,这种合力则更多的源自于东西文明的相互冲撞之中。众所周知,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传教士和侵略军进入中国,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随之而至。不管中国人是主动亦或被动的接受西方的文明,中国的文化都必须做出回应。于是,洋务派出现了,维新派问世了,他们不断利用其在政治上的优势和学识上的擅长,开始了一场以“中体西用”的提出为口号,以继承发扬传统的学术文化为主体,并注意吸纳西方文化的文化运动。这样,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在新旧事物的摒弃与吸收中,社会变化了,风气开化了,而作为社会生活构成元素之一的社会习俗自然会另有一番新的景象。二、变迁之趋向— — 政治的导向性社会习俗作为政治生活的一个写照,又往往和政治的导向、政府的政策联系在一起。一个政府常常从维持其统治的角度出发,干涉百姓的生活习俗。早在l 9世纪60年代,太平天国就采取了一系列反旧俗的措施;同时,他们还进行礼俗方面的改革,包括对服饰、礼仪、宗教、婚丧、称谓等方面做出的规定。到清朝“预备立宪”时期,清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移风易俗的举措,包括:废除满汉通婚的禁令等。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从维护革命成果,扫除封建专制的目的出发,发布了一系列改革风俗的条规,内容涉及禁卖人口、禁止体罚、保护民权、严禁鸦片、禁止赌博、管制娼妓、改革历法、改变称呼、限期剪辫、劝禁缠足、改革礼仪、树立新风等各个方面。同时,在政府的有力推动下,以风俗改良为宗旨的社会团体应时而出,它们的宣传与政府的政策遥相呼应。一时间,在全国各地出现了一股声势浩大的移风易俗、除旧布新的潮流,社会面貌和风俗习惯大为改观。三、变迁之催化— — 商业发展的趋利性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观念的影响下,“重商”政策开始推行,于是,许多人弃农经商,甚至出现了全国经商之势,世人重商一度成为领导潮流的时尚。“重义轻利”的古训被人们抛之脑后,取而代之的是对“唯利是图”的追求;诚实守信的经商之道也逐渐褪色,讲排场,比豪华和及时行乐成为一时的风气。社会上攀比现象日益严重,这种社会风气使很多人开始追求新的生活方式,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促进了当时社会风俗的变迁.。四、变迁之前奏— — 思想的革新性l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30年间,是中国的思想界之大革命阶段。西方先进国家的入侵,先进文明的进入,“进化论”的引进,无不在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成为中国思想界之“催化剂”。数次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的锻炼,戊戌变法的教训,使中国出现了一个新型的知识群体。他们宣传资产阶级的新的生活观念。这种新的文化价值观成为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嬗变的至关重要的思想基础;在资产阶级的这些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浸润下,一种崭新的社会风俗开始出现。五、变迁之诱发— — 传教士的引导性鸦片战争以后。由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更多的外国传教士开始进入中国。从此以后,中国的思想领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于是,教会和教堂不仅成为他们宣传宗教的圣地,也成为他们传播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殿堂。他们往往通过出版书刊、开办学堂、育婴堂、孤儿院、救济院和鸦片吸食者收容所等机构,来引导人们反对迷信、宣传科学,并对各种陋习加以批评,鼓励人们劝戒鸦片、提倡天足,并反对纳妾。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特点社会习俗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与政治、经济并行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反映了同一时代社会的共同特点,同时,它又呈现出了许多与众不同的自有的特点。一、与古代社会习俗的变迁相比,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具有急剧性社会习俗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发出新的气息,但其力量之微薄,变化之微弱,速度之缓慢,与近代社会习俗的嬗变的急剧性相比显得苍白无力。从l 9世纪6O年代开始,对于社会习俗改良的宣传和行动经历了洋务运动的初端,维新改良的深入,最终达到辛亥革命的高潮;在这短短几十年的社会发展中,虽然有社会的动荡不安,政府的更迭交替,但这一潮流却不断发展壮大,并席卷了社会的各个阶层。而且,这次潮流波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对人们物质生活方面的改良,更包括对人们精神生活方面的解放,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举止言谈、礼仪交往、人情事故等诸多方面。二、与当时的政治变革相比,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具有滞后性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变动。在社会生活中,新旧力量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各自扮演着历史赋予他们的角色。在各种力量的互动中,社会生活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社会习俗的嬗变也反映了这种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烙上了过渡性的色彩。然而,由于保守势力的阻挠,虽然中国近代的社会政治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社会习俗嬗变的事实并不是很乐观。它只局限于城市和上层社会,广大民众中尚未取得明显的变化。三、在西俗东渐的过程中,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具有附庸性中国社会习俗是在西方文化的熏陶下发生嬗变的。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嬗变将具有浓厚的西方文化的色彩,具有附庸西方文化的鲜明特征。当然,对于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嬗变的附庸性,应首肯定其进步性。四、从传播与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具有不平衡性社会习俗在其发生嬗变的过程中,由于各地政治言论的不同。政治和经济发展的迥异,文化意识的差别,不同地区的情况也不一样,它具有不平衡性。首先,在东南沿海地区、通商口岸和开放城市,由于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较多,人们的思想比较活跃,这使得人们比较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同时,在城乡和偏远的山区,特别是西南、西北及东北等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由于地势较偏,先进的思想和言论很难到达这些地区,而且这里的人们受地域和传统的影响,很难改变他们的顽固思想。其次,接受这一嬗变的人群也是不一样的,革命党人和社会的开明上层人物在思想上和政治上的优势使他们在接受这一新事物的过程中具有了“天然的偏向”,而对于一般的平民百姓而言,能接触到并接受这些新事物就显得难乎其难了。总之,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顺乎历史发展规律,这是当时社会各种力量合力的结果。其间既有政治的导向作用,也有商业发展的催化作用;既有思想革新的启动,又有外国传教士的诱发。但是,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在其变迁的过程中,因其保守的历史继承性。再加之保守势力的阻挠,其嬗变虽呈剧变之态,却终未成破竹之势。所以,民国虽已成立,然而,民风朴素、泥守旧制的状态与以前相比并未有很大改观。这一切注定中国社会习俗的近代化还要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2、中国百年婚姻习俗变迁

繁体字——简体字
文言文——白话文
结婚(古代是晚上)——(现代是中午)
裹脚(从五代开始,宋泛滥,现在没有了)
中医(差点被抛弃,不过最近又开始回暖)

3、中国传统习俗的变迁

婚俗:
我国母系社会时期是女权社会,只有男到女家,没有“结婚'之说。女性准备居处,没有固定婚姻,一女多男,孩子只知有母、不知其父。这种婚姻形式自“文明发达”后,叫做“走婚(男走女)”,至今这一风俗还较好保留的是云南、四川接壤处泸沽湖的“摩梭人”。至今,她们那里没有“结婚”和“爸爸”这种词语。
而广西及广东的海边接壤部也是走婚形式,而是(女走男),定期晚上来早上走,直至有了孩子才结婚,由于“定期”及“生理”等等原因,有的很大岁数还在走婚。
在我国进入父系社会后,开始了一夫多妻制,此制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建立后,时间长达近五千年。在近代及帝制时期,云南等地的偏远区域有一妻多夫指的,历史上有,但较少。
随着社会的快速前进,接新娘有原来的步行改成骑驴、骑马、坐轿、牛马车、拖拉机、卡车、面包车、轿车、轮船、飞机等等,越来越现代、越来越豪华、越来越气派。
古代,随着帝王封建统治思想的加剧,婚俗的禁忌、限制也被无形的增加了许多地域性禁忌特色。至今天,随着破四旧的宣传,原汁原味的传统封建礼教特色已所剩无几了。
我国幅员辽阔,十里不同风;且民族众多,只婚俗一项就迁差万别,无以尽数。想简单的了解变迁,就本人所知之寥寥,也得讲几天几夜,何况书写。再者你的问题太宽泛了,涉及整个中国历史,不好尽讲,请谅。有需要之处再联系,节日的亦可。

4、从古至今的习俗有哪些变化

春节,社会上有许多习俗,如放烟花,拜年,大人给小孩压岁钱……随着社会的发展,有许多发生了变化。
比如:在秦汉以前,贴春联的目的是驱鬼压邪,而现在是营造节日喜庆的氛围。以前家家户户贴的春联内容、字数都一样,而现在对联的内容、字数都是不一样,如:春安夏泰,秋吉冬祥;福如东海水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这两幅对联完全不一样。以前春联都是用毛笔写的,现在是印刷厂印出来的。以前春联的字都是黑的,现在有黑的、黄的和金黄色的。以前春联用浆湖贴桃木,现在用透明胶和双面胶。给压岁钱也发生了变化,古时候,一对夫妻俩给自己的孩子八个铜钱,而又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在大年三十晚上给,而现在,爸爸妈妈至少我们给100元钱作为压岁钱,亲戚们从初一到正月十五之间都相互给下辈(我们)发压岁钱。再说拜年,在唐朝拜年目的是把仇恨解开,他们的祝词都是身体健康,拜年的方式是下跪,现在我们的目的是团圆,祝词是工作顺利,生意兴隆……,方式是打电话、上网……
在古代,十二月三十日(农历),称为“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在门上挂利是钱,贴春联、换门神。到了晚上,各在门外燃起火堆,焚烧辟瘟丹,屋内生火,灶旁都点起灯火,把全屋照得一片光明,象征着来年的红火吉利。一更后,摆设酒果,迎接灶君。到了子夜,便在门口烧香燃烛,用供桌摆上香饭、素菜、清果等,斟红枣酒、清茶,迎神接神福,祈求吉庆;拜祖先,燃放鞭炮。接着举行“辞岁”,由晚辈依次向长辈行礼,长辈们则分给晚辈们“压岁钱”行礼后,一家人围炉团坐守岁,吃团圆饭。大年初一那天,大街小巷舞龙舞狮烧炮仗,互相拜年。男人们穿着最好的衣服到亲朋至友家中拜年,小孩也到外婆家和姆、婕家等外戚家中拜年。妇人们则到年初四才回娘家拜年。当晚回夫家时,娘家母亲则用红纸包裹着桔子、花生、莲子、红糖和甘遮等给女儿带回夫家做“迎路”。
从初六起,城乡各街坊、村落都请道士设醮迎神,邀剧团、戏班来做戏酬神,有的地方还抬神像游街,沿门贴符以逐瘟疫。十五元霄节,人们称为“年仔”,各家“以糯粉搓丸,小者煮浸糖米,大者裹以蔗糖,名元霄丸”。亲邻间互相赠送。元霄前后,举行观灯活动。元霄节过后,一年一度的春节欢庆活动便告结束。
这就是古代的春节的情景,而现代,
日子依然没有变化,每家也都会在门上挂上对联,换上门神,但到了晚上,则不那么烦琐,只是全家聚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些允许烧鞭炮的城市,人家也会在午夜12
点的时候烧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然后便也会分压岁钱,但会是在最后的时候分,这里跟古代是有不同的.大年初一到年初四,跟古代差不多的,但初五以后,则没有古代的烦琐礼节,这时候大多数人都已经在家享受自己的假期了,到了元宵节,会做汤圆,然后,春节便结束了,但实际来说,春节在现代早已在年初五的时候就差不多结束了,而且比起古代,现在人少了很多烦琐的礼节,有一部分年轻人还认为,春节已经没什么必要了,对春节也不像以前的人那样兴高采烈地迎接,只是平平淡淡地过,我想这是跟古代过春节最大的不同吧.

5、历史发展习俗的变迁

中国人把过春节称为过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普通的一副对联,说透了岁时节令的最根本转折变化。年,不仅标志着自然气候的变化节点,更是成了人的生命节点的象征,千百年来,春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具聚合力量和形象体现的一个民俗节庆,无论在文化精神层面,还是文化表象层面,或是文化经济层面,都蕴含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与历史意义。
春节是一个非常厚重的历史文化巨著,又是最具活力的创新节日,除旧布新是春节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春联里最常看到的就是“万象更新”“辞旧迎新”等充满活力的词句。穿新衣、添新岁、纳新福,以全新的姿态去面对新生活,开启新纪元,创造新业绩,成为春节励志的核心意义。春节能成为老百姓永远的期待和追寻,核心就是它所承载的对新希望、新生活、新成就的文化基因,它所具有的文化意义和创新价值。
春节的传承与发展,首先是它对自然的尊重,对人性的尊重,对文化的尊重。春节文化的弘扬,最核心的就是认识和总结春节形成的生态学意义、春节发展的社会学意义和春节充满活力的经济学意义。如何有效聚合春节最活跃的市场要素,形成春节产业文化体系和运行平台,使散落在各地的碎片化春节市场、低端化春节产业、地域化交易制约和时效性市场短板得到提升和解决,让春节经济既具有体现中华民族性格的张扬与传承,又能够成为中国文化成为国际化人文语汇的重要主题,最终以经济为载体,走向全人类的生活~

6、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

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是因为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版门,为专制的中权国送来了“德先生”和“赛先生”。西风东渐,封建主义实行的愚民政策不断被日益普遍的教育和新的生活方式打破。人们纷纷学习西方,学习文化,学习生活方式,习俗开始变迁。国民政府时期,开展了新生活运动,虽然流于形式,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普及的作用。中国革命的兴起,解放区提倡男女平等,提倡科学辩证地认识世界,也在社会习俗的变迁上起到了推动作用。

7、民俗文化的发展演变,都经历过哪些历史进程呢?

以“苗年”为开端进行论述

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强大和发展的根源和基础。一个没有文化传承的民族注定没有未来;一个不以文化为依托的国家注定没有灵魂。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古国,它的发展和传承一直都贯穿着文化气质。

中国民俗文化又可以称为传统文化,它的形成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在刀耕火种时代,与自然相抗衡都有一定关系。在这种前提下形成的民俗文化,具有一定地域性和民族性等特色。

从古代中国开始历朝历代,都在不断通过战争或文化兼并等方式,为国家大一统和民族大融合做贡献。在这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多民族文化为基础,并具有华夏民族特色的的民俗文化。

“苗年”就是一种民族特色比较鲜明的民俗文化之一。作为苗族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与苗族的起源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联系。由于苗族与汉族“历法”不同,所以“苗年”并不是汉族传统意义上的“新年”。

正是因为各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民俗文化,才铸就了中国民俗文化多彩多姿的特征。笔者认为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民俗文化的发展历程,其实与多民族融合、独特的地域文化,以及华夏民族崇尚文明的特质都有极大关系。

中国民俗文化的起源于发展

民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个分支,它既融合于中华文明的主体之中,同时又可以根据自身特色自成体系。所谓民俗文化其实指的就是,一种可以反映民族特质以及风貌的民族文化。

但这里面所提到的“民族”具有特指性,既可以指代某一个民族,也可以指代民族大融合之后的华夏民族。民俗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会受到当时的思想、地域,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据《汉书·王吉传》记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其实就已经诠释了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这里面所说的“风”和“俗”,指的就是民俗文化。这种文化从周朝开始就已经深入人心。无论是统治阶层还是平民百姓,都在遵循《周礼》所制定的文化规则。


《礼记·王制》也曾记载:“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


所谓“以观民风”就是察看和了解,当时老百姓的民俗习惯。

古代诗歌典籍《诗经·国风》中,记载了大量古代国家以及百姓的民风民俗。


《国风·豳风·七月》中的“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其实些的就是古人过新年是的风俗。

从西周开始一直到现代社会,我国的民俗文化已经基本定型。春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其实都是民俗文化的杰出代表。劳动人民是民俗文化形成的沃土,正所谓民俗文化出民间。

“苗年”民俗文化的形成与融合

相信大家都知道苗族是一个既古来又神秘的民族,其祖先是华夏民族的另一个始祖“蚩尤”。最开始的时候居住在黄河中下游,但是在“三苗”时代逐渐南迁。目前苗族的后一基本上都在我国云贵地区定居。

在众多民族中除了汉族,目前只有苗族有成体系的语言和文化。苗族人说“苗语”用“苗历”,苗族的民俗文化与自然崇拜有非常大的关系。“苗年”就是其最具民族特色的民俗活动。“苗年”庆祝一般在农历十月初十开始,一直到农历十一月期间结束。


由于古代时期苗族人以女性为尊,属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度的典型民族。所以,过“苗年”的时候女性活动特别多。苗族的女子会穿着盛装,在“苗年”庆祝期间举办多场大型活动。

在过“苗年”的时候,苗族人会携带芦笙和铜鼓,在一片声乐和舞蹈中开始新的一年。人会走村串寨将这种快乐的气氛分享给所有苗人。除了这些民俗文化之外,其实“苗年”的重头戏是“团年饭”“串寨酒”。

过年的时候苗族人也像汉族人一样会“杀年猪”,但打糯米粑却是“苗年”独有的风俗和习惯。苗人在新年期间还会举行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斗牛、斗鸟、赛歌等,尤其是赛歌不但具有观赏性,而且还可以在赛歌的同时,寻找自己心仪的对象。

汉族人过新年一般都是在农历十二月三十,但苗族的“苗年”却可以,一直持续到二月“翻鼓节”。

“苗年”的时间不仅特别长,而且在过年期间各种活动也会接踵而来。实际上“苗年”也是苗族人开始播种的讯号。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苗年”其实就是苗族人在劳动、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种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而这种民俗文化也为中国主流民俗文化,增添了一抹独特的绚丽色彩。

民俗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及意义

笔者认为中国民俗文化的形成与传承,不仅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同时也具有相对独立和积极融合的特性。

在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发展中,民俗文化所占据的地位,绝对不亚于任何一种文化和礼教。

虽然,正统的中华文明以“礼乐教化”、“仁义礼智信”为核心。但如果从狭义角度来看,广泛的文化气质其实与地域性的民俗文化,都是组成中华文明与文化发展的重要元素。

无论是“苗年”还是蒙古族的“查干萨仁”;亦或傣族的泼水节或怒族的“吉佳姆”,都是中华文明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所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民俗文化得到极大发展,中华文明才能不断延续和传承。

在古代民俗文化“上”可以进入宫廷,“下”可以在普通百姓中流传。这就足以说明民俗文化的融合性,以及其在文化领域中的贡献和作用。

“文化”其实是一种符号和思想的代名词,而中国民俗文化早已刻上了中华文明的烙印。

结 语

笔者认为中国民俗文化即传统文化,是古代封建统治者与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结晶。既可以“阳春白雪”也可以“下里巴人”,文化可高雅也可大俗,雅俗共赏才是民俗文化的核心所在。

中华文明具有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特点,而正是这种兼容并蓄特点,才为民俗文化的发源和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归根结底民俗文化,其实就是一种反映民族特质以及风貌的文化。既是劳动智慧的集合体现,同时也是各种思想、观念融合的结果。

中国民俗文化的形成、发展与传承,既具有历史性又具备传承性。从原始的祭祀崇拜开始,再到《周礼》形成后的规范化,直至今日民俗文化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体制。

除了具备系统化的特点之外,还可以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思想等方面,产生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一个缩影,它集合儒家、道家、佛教等多方面的文化精髓,在发展的过程中又融合了其他文化形态,并最终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这个过程既包含了民族的奋斗历程,同时也记录了中国人的民族思想。

8、中国20世纪初到21世纪习俗的变迁与发展

简单来说是衣食住行,社会风俗。衣:鸦片战争前是长跑马褂,鸦片战争后,出现了洋装,西服;辛亥革命后,中山装,旗袍开始流行。食:鸦片战争前:北方,面食肉类为主,南方,米饭,海鲜为主,各地还有一些特色小吃,鸦片战争后,一些大城市出现了西餐厅,人们吃西餐,还有面包房和咖啡屋等等;住:鸦片战争前北方主要是四合院,南方主要是民居,鸦片战争后,出现了欧式洋房,中国的富人住上了中西合璧的豪宅;行:鸦片战争前北方是马车,南方吃舟楫,普通老百姓步行,鸦片战争后出现了火车,汽车,蒸汽轮船,飞机等。社会风俗:鸦片战争前称谓是老爷,小姐,辛亥革命后称呼为先生,同志。原来的婚姻制度繁琐愚昧,鸦片战争前变的简约文明。简单来说就是这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热点内容
用称称嫁妆 发布:2020-09-12 19:11:27 浏览:511
五星级婚宴 发布:2020-09-12 17:55:19 浏览:511
婚礼乐队 发布:2020-09-12 20:13:00 浏览:510
太庙婚纱 发布:2020-09-12 18:59:26 浏览:510
北京摄影婚纱 发布:2020-09-12 17:43:09 浏览:509
耍新郎 发布:2020-09-12 20:11:18 浏览:508
王子婚纱摄影 发布:2020-09-12 17:52:22 浏览:508
外景简笔画 发布:2020-09-12 15:57:17 浏览:508
拍外景婚纱照 发布:2020-09-12 17:43:26 浏览:507
我们结婚了2013 发布:2020-09-12 18:42:33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