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俗彩礼 » 评剧选彩礼

评剧选彩礼

发布时间: 2022-08-12 01:34:47

1、雪花晒干要二斤 什么唱段上的经典语 小时侯听过

《杨八姐游春》中“佘太君要彩礼”片断:“要想要我的女儿,你必须得给我回:一两星答星二两月,三两轻风四两云,五两火苗六两气,七两黑烟八两音,火烧的龙须三两六,篓粗的牛毛要三根,公鸡下的蛋要八个,雪花晒干要二斤……,”

2、评剧杨八姐游春要彩礼,小借年,杜十娘,凤还巢的Mp3下载,谢谢,别的不要,只要这些!

我发你,邮箱号

3、请问哪里有评剧杨八姐游春要彩礼选段mp3下载?谢谢啦

直奔主题,记得采纳,采纳后及时下载!

4、评剧传统剧目选第一集怎么样

原定一年出版一集,似乎只出版过两集。 本集收录六篇评剧剧目,其中《摆箭会》一篇佘太君有一段词唱出杨门各女将的功夫特点让我很有兴趣。 封面不错,大方而安排得当。

5、求评剧杨八姐游春要彩礼mp3格式,马金凤唱的,[email protected]邮箱,谢谢。

正在发送,请查收采纳。衷心祝愿听戏愉快,天天开心,事事如意!
直接将我115网盘戏曲60G资料的分享权发到你邮箱(包括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评剧、曲剧、河南坠子、河北梆子、庐剧、采茶戏、滑稽越剧、山东梆子、湖北大鼓、大鼓书、绍剧、淮剧、扬剧、越调、老调、沪剧、楚剧、锡剧、琴书、扬琴戏、柳琴戏、二人转、吕剧、花鼓戏、秦腔、88首适合老人听的歌曲等),你会收到名为115点com的邮件,打开邮件,就可以接收我网盘上的戏曲
请大家不要通过加网盘好友的方式来找我,我的好友都2000人了,超过了1150人的上限。但通过上面的方法,照样可以让你接收我的戏曲资料
前提是你自己要有115网盘,才能接收,如果没有,上网搜索如何免费注册115网盘,一分钟搞定,这种事情是可以无师自通的。成功后,一分钟就能把我发给你的存到你的网盘上,永远成为你的东西了

邮箱附件戏曲和115网盘戏曲分享权已发到你邮箱。如果没有收到,请检查邮箱名是否错误,检查邮箱名后缀,检查邮箱垃圾箱,检查订阅邮箱。

如觉得好,请及时下载,及时采纳为满意答案,进你的知道,进你的提问,一步一步做就行了,一分钟搞定。谢谢

6、评剧刘巧儿 守昌唱词

评剧唱词

(喇叭牌子)

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我和柱儿不认识我怎能嫁他呀。

我的爹在区上已经把亲退呀,这一回我可要自己找婆家呀!

上一次劳模会上我爱上人一个呀,他的名字叫赵振华,

都选他做模范,人人都把他夸呀。

从那天看见他我心里头放不下呀,因此上我偷偷地就爱上他呀。

但愿这个年轻的人哪他也把我爱呀,

过了门,他劳动,我生产,又织布,纺棉花,

我们学文化,他帮助我,我帮助他,

争一对模范夫妻立业成家呀。

来在了桥下边我用目观看哪,河边的绿草配着大红花呀。

河里的青蛙它呱呱呱地叫哇,树上的鸟儿它是唧唧喳喳呀。

我挎着小筐儿忙把桥上啊,合作社交线再领棉花。

这段曾经风靡全国的唱腔采用的是“喇叭牌子”。传统中这个曲牌用唢呐伴奏,唱词虚词衬字多,曲调简单粗糙。

初排《刘巧儿》时这段唱曾遭到非议(夏淳执导),徐文华在几种板式都不理想的情况下,提议用这个曲牌,节奏跳跃灵活,但由于旧评剧中此调比较庸俗,所以要推陈出新。

经改革后的这段“小桥送线”,其前半段,伴奏乐器中去掉唢呐,改为弦乐,细腻传情;

过门也变化得长短灵活;演唱时也去掉不必要的衬字;

后半部有数板,半说半唱,用高低木鱼和三弦衬托;

最后几句对桥下景色的描绘与人物此时的心境融合起来,传神传情。

(慢三眼)

巧儿我采桑叶来养蚕,蚕做茧儿把自己缠。

恨我爹他不该把婚姻包办,怨只怨断案不公拆散了姻缘。

那一日裁判员错断了案,为什么还不见政府来传。

愁得我饭到口难往下咽,急得我睡梦里心神不安。

众乡亲全怕我们夫妻离散,意见书十几张送给专员,

但愿得马专员按公而断。

“采桑”一段以慢板为基本结构。

第一句是典型的传统调式,流畅自然。“恨我爹……”一句,“3”音的出现使曲调发生变化,尾句一字一音,“办”字用下滑音,显得深刻又有力度。“拆散了姻缘”打破原结构,改变强弱拍的关系,休止符不在板上而在中眼,使“拆”字碰板起唱,加强语气。

“愁的我”速度减慢,曲调简化,弱拍起唱,一字一拍;“急得我”急起中眼次强拍,速度稍快。以上两句还有一种明显的对比效果。“那一日”第一、二分句采用较平的旋律,多长音,到第三分句成为华彩乐句,连续出现清晰短促的顿音,类似歌剧中的花腔女高音,这就是别具一格的“疙瘩腔”。

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马专员,为什么他不信我的肺腑之言。

莫不是退了婚难以美满?莫不是打了人再不能够团圆?

莫不是意见书他还未见?莫不是怕对不起糊涂的裁判员?

莫不是我的爹他暗地里捣乱?莫不是怕邻居们说些个闲言?

左也思右也想难遂心愿,我只得耐着性儿等到明天。

(6)评剧选彩礼扩展资料

原名封芝琴

1924年农历四月十五,封芝琴出生在甘肃省华池县城壕乡转嘴子村樊坪庄,乳名捧儿。

幼时,捧儿便被父亲许给张家柏儿为妻。随着年龄渐长,两人经常往来,互生爱慕之意。但是,因张家贫穷,捧儿先后又被父亲另许给高家、另一户张家及朱家,但都遭到捧儿拒绝。

眼看其父不断为捧儿张罗婆家,张柏儿家担心夜长梦多,便集合族人夜闯封家,抢回捧儿,为两人完婚。封父到县政府状告张家“抢劫民女”,县司法处未作深入调查,即宣布婚姻无效。  多变的婚事,并未让捧儿失去主意。

在陕甘宁边区新生活的感召下,捧儿徒步上百里路,到庆阳专署驻地庆阳城状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她婚姻的干涉和县抗日民主政府断案不公,争取婚姻自主的权利。

时任陇东分区专员兼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的马锡五(解放后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采取调查、调解与审判相结合的方式,协同县政府召开群众大会,进行公开宣判,纠正了华池县抗日民主政府的错误判决,使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马锡五审判方式”也由此诞生。

这起争取婚姻自主的民事案件不仅让周围的百姓们刮目相看,而且轰动了陕甘宁边区,成为20世纪中国八大名案之一。当时,延安《解放日报》、重庆《新华日报》、《陇东报》等接连对此进行报道;随之,著名艺人韩起祥将之编成陕北快书《刘巧团圆》、陇东中学教员袁静创作了秦腔剧《刘巧儿告状》在边区广为传播。

解放后,中国评剧院又将其编为评剧《刘巧儿》,由著名演员新凤霞主演,随后又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使“刘巧儿”的故事传遍全国,甚至还推动了第一部《婚姻法》的宣传普及。

自此,捧儿便有了一个妇孺皆知的大名——“刘巧儿”,她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刘巧儿”成了新中国巾帼楷模、妇女解放的象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刘巧儿

7、求佘太君要彩礼评剧 谢谢

我把 压缩包传到百度附件了,你查找你的提问附件

点击压缩包下载。 直接下载,没有密码

 满意请选为【满意答案】


手机提问的用户查看。请要用电脑网页版查看下载


8、评戏 《要彩礼》的唱词和谱子

佘唱)你先写拜上多拜上,拜上我主圣明君。你要选我的女儿杨八姐,无有彩礼你莫要娶亲。我的女儿在家爱颜色,我要四色绸缎做凤裙。别的颜色我全不要,要的是粉白黄绿四色匀。我要那东到东海的红芍药,南到南海的牡丹根,西到西海的灵芝草,北到北海的老人参。我要那屋檐高的珊瑚树,磨盘大的玳瑁鳞,珍珠帐子玛瑙枕,琉璃盘子翡翠盆。我要那一两星星二两月,三两清风四两云,五两火苗六两气,七两黑烟八两琴音。火烧龙须要三尺。我还要蚂螂翅膀的红绣袄,蝴蝶翅膀绿罗裙。天大一块梳头镜,地大一个洗脸盆。瘸拐李的葫芦要半拉,女儿作个炭火盆。韩湘子的花篮要一个,女儿好装线和针。天波府到皇宫十五里,我要那金砖铺地三寸深。一步一棵摇钱树,两步两个聚宝盆。摇钱树,聚宝盆,摇钱树上拴金马,聚宝盆上站金人。我要大金人还要小金人,我不要铜铁全要金。大金人我要你身高一丈二,小金人我要你八十八寸零八分。我要男金人还要女金人,金人各各都要有金心。我要你金人的眼睛滴溜溜的转,我要那金人说话有声音。滴溜溜的转哪有声音,我要那金人能武又能文,金人伤感能掉泪,金人欢喜能弹琴。男金人我要你四千四百六十个,我还要你四千四百六十个那女金人。我要那金人都要有仁义,我可不要那无心少肺、不仁不义的假金人。这些彩礼不称心,我还要上方神仙下凡尘。玉皇大帝陪门客,王母娘娘搀新人,四大金刚抬花轿,金童玉女抱花瓶。凑热闹八仙之中我要七个,当中不要那吕洞宾!
(王延玲白)越说越有意思了!
(唱)老太君,为何不把洞宾要?(佘唱)他本是贪花恋酒一个骚神!

9、沈阳评剧四大名旦是谁?

1935年“奉天落子”在上海演出时,正式开始使用“评剧”这一名称,寓“评古论今”之意。

新中国成立后,评剧进入了新的繁荣时期,发展成为全国性的一个大剧种。随着社会的发展,评剧也进行了改革,剧目表现题材范围的开拓和男演员迅速崛起是变革的显著标志。

评剧的艺术特点也日趋鲜明: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话。表现时代生活气息浓郁,具有亲切的民间风味,形式活泼、自由,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韩少云在评剧《小女婿》中扮演杨香草(左一)

“奉天落子”发展阶段在评剧史中占有位置,其诞生地沈阳自然具有深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韩少云、花淑兰、筱俊亭、鑫艳玲从沈阳的舞台上出发,风靡全国,被称为“沈阳评剧四大名旦”,乃至最终形成的“韩、花、筱”三大评剧流派艺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韩少云和她的“小河流水”韩少云(1931—2003)原名王守贞。河北省山海关人。九岁时加入“三合班”(京、评、梆),专工评剧旦行。1951年入东北戏曲研究院实验评剧团任主任。曾先后受教于评剧前辈刘子熙、金开芳门下。刚入道时深受白玉霜、喜彩莲评剧艺术风格的影响,又非常崇尚爱莲君、刘翠霞的落子艺术。自上世纪50年代起,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她主演的《小女婿》(饰演杨香草)一剧红遍大江南北。

花淑兰在评剧《茶瓶计》中扮演春红

韩少云的唱腔多彩多姿,在继承了传统戏剧唱腔程式基础上独辟蹊径,创作了《小女婿》中“小河流水”评剧音乐经典唱段——第一句“小河流水呀还是哗啦啦地响”的唱腔,她借鉴了传统剧《花为媒》里“下来了八五(哇)一十三层”一句加以改造而成。“小河流水呀”半句出现了小波浪的感觉,“哗啦啦地响”后半句出现了起伏的旋律,优美动听。第二句“河边的柳树还是(还是)那么样的弯”,用了两个“还是”,然后在“弯”字后用一个小腔修饰,表现了杨香草既有影子依旧的感觉,又有“景物依旧人不在”的痛苦复杂心情。第三句“那一天薅草回来天色晚”,曲调简单,含意深刻。表现了回想起几天前她和田喜哥同时同地幸福会面的心情。第四句“满天的彩霞太阳下了山”,也是从唱腔中借鉴过来的。既有东北民歌小调的地方韵味,又形成了新的一套唱腔。

韩少云的唱腔有三绝:“字清、腔纯、板正”,加上甜美的音色、清晰的吐字和别具特色“娇”嫩的颚音,演唱的“疙瘩腔”别具一格。表演和唱腔浑然一体,形成了总体的艺术风格,被称之为“韩派”。上世纪60年代,韩少云的艺术又进入新的高峰,演出了许多现代戏。六十余年的舞台生涯,她上演了二百余出剧目。主要代表剧目有《小女婿》《杨三姐告状》《洪湖赤卫队》《江姐》《杜鹃山》《人面桃花》等。韩少云的传人主要有:著名演员宋丽、杨小彦、刘虹、胡桂秋、周丹等。

花淑兰把《茶瓶计》演绝了花淑兰(1929—2005)原名葛淑兰。河北唐山人。八岁随母亲刘玉芳(评剧艺人)学戏,十二岁开始在唐山、秦皇岛、天津等地演出。十四岁拜刘子熙为师,深受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刘翠霞唱腔风格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演唱特色。1945年,她在张家口参加《血泪仇》《白毛女》《夫妻识字》《兄妹开荒》等现代戏的演出。1954年,她随锦州评剧院调到沈阳为辽宁评剧院二团,后为沈阳评剧院主演兼副院长。她一生中演了许许多多戏,有几出戏是保留剧目,其中《茶瓶计》一演就是五十年,让她演绝了。大幕拉开,花淑兰扮演的春红走上台来,这个俏丽而活泼、天真而善良的丫环顿时让人眼前一亮。花淑兰在“闻喜”“窥婿”两场戏中边舞边唱,充分利用她的唱功、圆场功和优美的身段表演,将人物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花淑兰生前曾介绍:当年她练跑圆场时,先是用膝盖的两腿中间夹着笤帚跑,后来是夹着细竹竿跑,练小碎步时夹的笤帚和竹竿不许掉。如果步子跑大了,笤帚或竹竿就掉了。这样越跑越快,越练越好。如气儿在空中飘,像鱼儿在水里游,似鸟儿在云中翔。

花淑兰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一方面继承前辈的传统艺术,博采众长,另一方面,广泛吸取京剧、梆子、大鼓等剧种、曲种的艺术营养加以融化,进行发展和创新,创造出“高遏行云,低逐流水”的花派唱腔。她嗓音清脆甜亮,音质纯净,唱腔高亢挺拔。人们赞誉她的演唱有“三高”即:“弦高、腔高、音高起唱”。她享有“金嗓”“戏曲的美声”“花腔女高音”的美称。六十多年的舞台实践中,演出大小剧目二百多出,主要代表作有《白毛女》《茶瓶计》《琼花》《谢瑶环》《花木兰从军》《志愿军的未婚妻》等。她热心传授技艺,各地弟子四十余人,主要有:冯玉萍、王镇之、吴丹阳、徐蕴玉、张丽华、郑桂芳等。可谓“一代栋梁木,满园桃李花”。

筱俊亭创造老旦全新唱腔筱俊亭原名张宗善,1921年生在天津,祖籍山东乐陵。她八岁拜师杨义,走街串巷卖唱。后又拜朱金才为师,十岁在天津加入白玉霜戏班。十四岁离开白玉霜戏班,流动于天津、唐山等地。1952年以后,她先后担任锦州评剧院三团团长、辽宁评剧院二团演员队队长及沈阳评剧院副院长。

1956年,筱俊亭三十六岁,嗓音已经定型,浑厚纯正、甜美圆润、刚柔相济。她的身形已经发胖,更适合演一些老年妇女为主要角色的戏。在传统戏中从没有过以老旦挑大梁的剧目,筱俊亭却大胆实践,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老旦形象,创造出一套全新的老旦唱腔。她的《杨八姐游春》唱腔刚毅、洪亮、豪放、巧妙。在“要彩礼”一折中,她以细腻传神的表演将佘太君的刚直不阿、幽默风趣的性格层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佘太君要的“几色彩礼”是:“我要你一两星星二两月,三两清风四两云,五两火苗六两气,七两黑烟八两琴音,火烧龙须要你三两六,搂粗的牛毛要三根,公鸡下的蛋要八个,雪花晒干要二斤”“一步一棵摇钱树,两步两个聚宝盆,摇钱树上拴金马,聚宝盆上站金人,金人身高一丈二,不沾铜铁全要金”。老太君字字句句铿锵作响,直逼皇帝昏君儿的心窝。“泰山不倒女儿不出嫁,黄河不干女儿不成亲,万岁要选杨八姐,等八十八岁再成亲”。要得老丞相心中暗喜,随波逐流;要得宋仁宗目瞪口呆,怒气冲天。

筱俊亭发挥了中音区浑厚、低音区沉稳的长处,创造出一套比一般评剧唱腔低四度的唱腔,创立了评剧老旦行当。筱派唱腔粗犷豪爽,低回浑厚,刚柔相济,韵味浓郁。善于运用“掏、闪、顶、垛、急、顿、搓、抡”等手法,节奏变化绚丽多彩。代表剧目有:《打金枝》《对花枪》《母女俩》《南海长城》《杨八姐游春》《穆桂英挂帅》等。筱俊亭热情传授评剧艺术,弟子有:曹小雄、刘彩玉、滕文秀、新少敏、李冬梅、郑筱娣等。时任文化部部长高占祥称道她的唱腔“韵味醇厚,低回婉转,柔刚相济”。戏迷看她的戏无不凝神屏息,连声叫绝。

2006年年末2007年岁首之际,已年逾八十五岁高龄的筱俊亭在北京参加了“全国评剧名家演唱会”引起了轰动。筱俊亭是当今评剧界旦角六大流派(白、新、鲜、韩、花、筱)唯一健在流派创始人。筱老晚年一直致力于评剧振兴活动,每年都有数十场的演出。这次在女儿小筱俊亭的陪伴下,为首都的观众演唱了她的代表剧目《小院风波》和《杨八姐游春》的精彩唱段。

筱俊亭在评剧《打金枝》中扮演皇后(左二)

三大青衣之一的鑫艳玲鑫艳玲(1926—1988)山东省人。幼年家贫,被父母卖给人家,她不知父母是谁。十一岁时,她被养母带到吉林省海伦县(今黑龙江省)送进戏班,拜张振东(艺名四季红)学艺。十六岁正式登台,闯荡江湖,经常演唱的戏有《刘翠屏哭井》《珍珠衫》等。1949年,她参加唐山评剧团(后改为东北戏曲研究院评剧实验剧团)。新中国成立后。她积极演出新剧目,如:《王贵与李香香》《血泪仇》《折聚英》等。1949年在沈阳戏曲汇演时,她演出的《新贪女泪》荣获特等表演奖;1952年在全国戏曲观摩大会上,她演出的《新打狗劝夫》荣获表演一等奖;1953年,她与武宝盛合演的《杨二舍化缘》(晏甬创编),荣获东北大区戏曲汇演表演奖;1963年沈阳市现代戏汇演,她主演《霓虹灯下的哨兵》荣获优秀表演奖;1961年,她演出的《祥林嫂》深受好评。

鑫艳玲主演的评剧《祥林嫂》

鑫艳玲扮相秀丽,嗓音甜美,唱腔优美,善于传情,尤其擅长扮演悲剧人物,真切感人。她与小白玉霜、鲜灵霞三人被誉为“评剧三大青衣”。“文革”中下放农村,返城后因身体欠佳,过早地离开了舞台。

“韩、花、筱”三大评剧流派艺术是一个文化区域内艺术特色的代表,也是辽沈人的骄傲和自豪。韩派的《小女婿》、花派的《茶瓶计》、筱派的《对花枪》奠定了三大流派艺术的基础,已成为沈阳评剧院评剧艺术的基本特征,也是东北评剧艺术的主体构成。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韩、花、筱”三大评剧流派。加上沈阳评剧院的鑫艳玲(已被列入辽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并称为东北评剧“四大名旦”,在全国评剧艺术界占有重要席位。1961年,沈阳评剧院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剧院。

热点内容
用称称嫁妆 发布:2020-09-12 19:11:27 浏览:511
五星级婚宴 发布:2020-09-12 17:55:19 浏览:511
婚礼乐队 发布:2020-09-12 20:13:00 浏览:510
太庙婚纱 发布:2020-09-12 18:59:26 浏览:510
北京摄影婚纱 发布:2020-09-12 17:43:09 浏览:509
耍新郎 发布:2020-09-12 20:11:18 浏览:508
王子婚纱摄影 发布:2020-09-12 17:52:22 浏览:508
外景简笔画 发布:2020-09-12 15:57:17 浏览:508
拍外景婚纱照 发布:2020-09-12 17:43:26 浏览:507
我们结婚了2013 发布:2020-09-12 18:42:33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