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俗彩礼 » 海丰的风俗

海丰的风俗

发布时间: 2020-10-21 00:24:46

1、请教海丰的风俗习惯

呵呵````你朋友是我们海丰的吗?其实你不用做什么的```如果是很好的朋友就拿几百块,一般的就拿一百就够了```那里有个专门收帛金的```(收钱的地方背后贴满黄色的纸条的`) 然后看几点出殡.一般都在中午一点多左右,吃完中午饭就去换白衣,直接套在你穿的衣服上面就行了```然后记得口袋要去拿块饼干和钱放在衣服的口袋哦```一般是朋友就不用送到火葬场了```在半路有人回去你就跟着回去就行了```要回去你换白衣服那里哦```把白衣服脱下,然后去洗草水,洗下脸就行了``(你到时候看看周围,人家在哪里洗你就在哪里洗)
这样就行了```有空就在那里吃完饭再回去```没有空就可以回去的!
回到家记得叫人在门口烧张纸```(随便什么纸`有火就行了)垮过去,才可以直接进家哦```呵呵```这叫过运````希望你满意我的答案``

2、海丰人的习俗是什么

海丰人的习俗简介:
一、生 育
海丰民间对传承香火、养儿防老的观念极其深厚。每当年节或神诞日,人们要到神庙极其虔诚地拈香求签祈祷观音娘、金花娘等赐送丁嗣。每年元宵节是民间求嗣“出丁”的开灯节,各村社或各姓祠堂均要挂上“鰲山灯”、“走马灯”等灯饰,举办灯会、巡游等节目。各家各户也挂上大红灯笼。凡是上年求嗣“出丁”的人家,更在家门口和祖祠上悬挂彩灯,有的聘请剧团到祠堂前演“丁戏”,并举办“请丁酒”和“吃丁茶”,宴请亲友,以示酬谢神恩光耀门庭之意。
海丰孕妇在分娩前,不许出远门和做激烈的运动,也不允做裁衣缝布等动作;家中不准动土、钉墙壁、移动眠床等,否则认为会动胎气,影响胎儿正常生长。产房门窗要紧闭,贴上符箓,以防生份人闯入。尽量保持产房安静,并用红棕索将榕叶、茅草、艾叶、菖蒲、仙人掌等捆扎成小圆圈,挂于产房前或床帐上,以避邪气。旧时,请“接生婆”接生用竹杆片或剪刀断脐带。现多到医院生产或用新法接生。婴儿出生后,要到外婆家报喜。七天内不让外人探望产妇,亦不让生人见新生儿。产妇分娩后,头额缠戴布条圈,吃姜醋汤,洗香草水,不得接触生水,不能光脚走路。初产数天内,产妇只吃清淡的营养物,七天后开始吃姜醋蛋、瘦肉、炖鸡等大热量、高蛋白的营养物,少吃青菜和水果,以便多产乳汁。二十多天后,产妇才可佐食鲜鱼类,但调料仍离不开姜醋。产妇一个月内不出家门,以防伤风感冒,谓之“做月”。婴儿出生第三天,要用竹菜、鸭舌凤、金银花等煮水洗身,谓之“洗三朝”。
婴儿做“十二朝”、“出月”时,亲友要“送庚”贺喜,大多送鸡蛋(10粒到30粒),也有送1—2斤猪肉或1—2只活鸡的,主人要以甜豆蛋酒、甜酒糟蛋或姜醋蛋等相招待。公平等地方有回送酒碗的习俗,即将盛着泡酒的剥壳熟鸡蛋二粒、猪肉四块、虾脯若干的酒碗,逐户送到亲友家中。外家送来甜糕、婴儿背带、帽、鞋、服装等物。婴儿出世三天后要请吃“三朝茶”,十二天后请吃“十二朝茶”,满月请吃“出月茶”,设“满月酒”。现“送庚”多改为送礼金和婴儿用的衣物。
在庆祝婴儿满月时,要给婴儿取名、理发、祀公婆神等。取名要根据婴儿生辰八字的五行缺项(缺什么补什么),取字眼或偏旁有金、木、水、火、土的文字予以补救。故此,凡名字有鑫、淼、森、焱、圭等字眼和偏旁者,均体现这种风习。有的名取“古”、“乖”、“伢”、“戆”者,则体现取贱名易养活之意。有的名带“娘”、“潭”、“妈”、“佛”等字,则反映婴儿已取得观音娘、谭公爷、妈祖、佛祖等神力庇佑的象征符号。如果婴儿的生辰八字与父母相克,就要过房或拜义父义母。满月前,产妇和婴儿不得回娘家。满月后,婴儿才可以抱出来与外人见面。为求婴儿平安长大,有的家庭在眠床脚安置香炉,四时奉祀“公婆神”(即花公婆)。直至16岁时举行“出花园”的成人仪式,供上三牲、香烛等拜别“公婆神”。
当婴儿周岁时,家人要煮红鸡蛋(染红粬)给孩子吃,外婆要置新衫给外孙穿,称“对岁衫”。亲友要送礼品相贺,主人置办酒席招待称吃“对岁酒”。客人初次携带小孩到家,主人要用灯蕊带或红棕索之类包扎上钱币挂于小孩颈上,谓之“留须”。

二、婚 嫁
旧时婚嫁,均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强调门当户对,结成姻亲。并遵循“六礼”古风,相沿至今。其程序如下:1、合婚。首先由媒人取女方生辰庚帖送到男方家中,将男女双方生辰请算命先生合婚,认为双方生肖不会冲克,就可进行,否则将女方庚帖退回。2、开聘。合婚相宜,便行相亲。女方到男方家中察看其家庭情况,谓之“踏家风(方)”。若无异议即可议聘和开聘,在十二版红折帖(婚书)上开列男方聘礼和女方妆奁数目。聘金尾数要有“4”的数码,谐音“世”,取“世世相传”好兆头。聘单红帖由媒人送到女方家中认可,便可送聘定婚。山区客家婚俗,开聘后,女方亲属回家,女方则留在男方家中住宿。3、送聘。也称纳采(俗称担酒)。男方择吉日将聘金和芝麻、茶叶、猪脚、饼等“四色礼”送到女家。女方受聘后回送糖豆、糯米粿和使君子(吉祥草)。并宴请至亲,分发定婚饼给亲友。4、送日。男方择定婚期,写成红帖送至女家。女方开始备办嫁妆。出嫁前,女方要请人挽面整容,俗谓“开面”。5、迎娶。男家张灯结彩,门口贴红对联。由媒人领花轿至女方家迎娶。新娘拜别父母上轿(客家由“好命公”扶上轿)。接着奏乐鸣炮起轿,新娘的兄弟(送嫁舅)、姐妹(送嫁姨)及伴娘等随轿而行。至男家门口,新郎手执白扇连敲轿顶三下,又用脚踢轿门三下,打开轿门。然后“好命婆”将头盖红布的新娘扶出轿门,边做四句(吉祥话)边牵入厅堂。新郎新娘先拜天地,后拜祖宗,再拜父母和伯叔等长辈,然后夫妻对拜。礼毕,送新娘入洞房。当晚睡前夫妻共吃糯米甜丸,称“合房丸”。
是日午或晚(视中午为正席),男方宴请众亲朋,新郎到各酒席向客人敬酒。新郎、新娘交臂换杯对饮合卺酒。晚上,邻居男女老少看新娘,吃喜糖,闹新房。新娘要为长辈及邻居亲朋端盘敬茶,被敬者饮茶后赠予新娘红包或金银首饰,谓“压盘钱”。婚后满月,新娘外家置办礼物组织亲戚、邻居等妇女到新郎家做客,新娘置办午宴盛情接待,俗叫“吃出月”。此外尚有男到女家入门结婚以及童养媳、指腹婚等婚姻形式。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颁布《新婚姻法》,实行男女平等,青年男女多属自由恋爱,到法定年龄,即到当地民政部门办理婚姻登记。婚礼亦简化,结婚时,男方多用单车迎娶新娘和运载嫁妆。学校、机关工作人员结婚,通常举行简单的结婚仪式,以茶话会招待亲友、同事。并请单位领导作主婚人,新郎、新娘在婚礼上互行鞠躬礼、唱歌等。有的实行旅游结婚。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结婚大讲排场,互相攀比,婚娶改用贴着囍字及花饰的小汽车载新娘,后面跟随多辆小汽车载着送嫁舅、姨、亲友及彩电、电冰箱、空调等嫁妆到新郎家。受省城和香港的影响,晚上假座大酒楼举办豪华酒宴,新娘着白色婚纱,新郎着西装,在伴郎、伴娘的陪同下,及其父母和至亲等在大门口迎接赴宴的宾客。举行结婚典礼时,主持人致祝贺辞,新郎新娘相互勾手饮“交杯酒”。宴会临近结束时,新郎新娘在父母、至亲的陪同下,逐席向来贺的亲友敬酒致谢。有的新郎新娘两家举行联婚酒宴,但“六礼”婚俗仪式照旧。

三、寿庆
贺寿,俗称“做生日”。过去一般人逢常年的生日不兴寿庆,惟年过花甲的第一年,即六十周岁,或年满七十、八十周岁时,家人才会举办祝寿活动。有的富户五十周岁就开始做寿。是日,张灯结彩,门旁贴贺寿红联,厅堂挂寿幛,供寿星像,点长明灯,吃红寿桃饼和长寿面。寿翁先拜祖宗神位,后接受儿孙的跪拜问候,以及子孙敬献的金玉手饰和衣物等。同时,宾客也送寿礼。主人在家中或到酒楼设宴招待来客。席间,全体向寿翁敬酒。寿翁则要将一条红棕索缚着红色的利市包,挂在幼龄的儿孙脖子上,俗称“留须”。四十周岁不做生日,民间有谓:“生人不做四十日,死人不做四十七。”
当今,有部分家庭受西方风俗影响,长辈也为小孩举行生日纪念活动。在家中设宴接待亲友和孩子的小朋友,一起吹蜡烛,吃生日蛋糕,玩生日卡,接受亲友和小朋友贺送的纪念礼品等,以享天伦之乐。

四、丧葬
海丰历代有重殡厚葬、入土为安的礼制,治丧仪式有迎棺、倒刺、入殓成服、封棺、告别、出殡等程序。
当老人弥留之际,即应召集全体子孙在病榻前“送终”。辞世后,将老人脚向门、头向里移入祠堂或厅堂地上,更换寿衣,盖上“天地被”。男者手执纸扇,女者手拿桃枝,点上“脚尾灯”(给亡灵照亮黄泉路)。举家恸哭哀号,轮流守灵,不间断地点香烧纸绽,称“烧盘缠”(谓给亡灵往阴府路费)。并将银圆或金属钱币置于死者口中,称“含口银”。同时成立治丧理事会,安排人员购买棺材等,请来吹鼓班,门口贴上蓝纸白字的丧联。并请地理先生上山定墓穴及择定出殡时日。派人分头讣告亲友,俗称“赶老”。报丧时,不能进入亲友家门,只能唤出门口告知之,亲友闻讯后要用针线捆着的彩钱送给“赶老”者。客家山区则是煮一对鸡蛋送给报丧者,谓之“利是”。
翌日起鼓,吹唢呐奏哀乐,亲友送来奠仪、灵旌、花圈或挽联,往灵堂吊唁祭拜,以示悼念。收奠仪时分发饼及毛巾一条,并书写黄纸条列榜公布送来奠仪的金额及姓名。入殓前,请来师公(道士)念经超度亡灵,宣读亲眷名单,谓之“成服”。此时,孝子贤孙头戴白布“麻圈芦”,身穿白衣白裤跪迎死者外家。外家母舅身披红布,手执青竹红头杖或竹葫,口诵四句吉利话,称“赐杖”。对子孙中不孝者,可以用竹杖敲之,以示儆戒。于是始同意封棺并抬至屋前空旷地,再执香三跪三拜,礼毕才可出殡。客家山区则由外家鸣锣后,始允抬出灵柩进行祭棺、拜四方天地、授孝棍、穿孝服、戴孝帽等仪式。出殡前,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师公读祭文,亲属披麻带孝,放声哀哭,称“开孝”。村老带领孝子到四路头“买水”。礼毕,送葬队伍出发,鸣锣开道,沿途撒纸绽,烧纸钱,谓“买路钱”。前面是擎着纸幡、灵旌、彩旗的人群,接着是两人抬的祭席(一般四席,分别摆上猪头或馒头、素菜等)。其后抬着亡者相亭,跟着由八个“大力”抬着的棺材。孝长子或长孙手执红头竹杖并捧着神主牌座,其余孝子分两边扶棺材而行。队伍中吹鼓手、八音班、大锣鼓班奏着哀乐。现时出殡还时兴西洋乐队一齐吹响洋号,一路敲打着节奏划一的操鼓,奏鸣现代音乐,更显得热闹隆重。行列最后是孝长媳妇拿着燃烟的“火母”(稻草编成)和哭泣的妇女们,以及其它送葬的亲友人群。一路上鞭炮声和铳声不断。送至郊外,妇女儿童及外亲娘家可以绕道而归。棺柩抬至墓穴,由师公念经后,孝子孙们抓一把黄土绕穴走一圈,先后将黄土撒向棺柩,然后按时辰复土封穴,另日再建坟面立墓碑。是晚,在家中设祭亭,请师公诵经做功德,唱“十月怀胎歌”。出殡后第三天,亲属备牲仪、芝麻、豆等往新坟祭拜,俗称“完坟辞山”。以后每逢七天祭祀一次,叫“做七”。旧时孝子们守灵七七四十九日或一百日,才可脱孝出门。
20世纪60年代后,丧事大多从简,改为开追悼会,参加者臂缠黑纱,胸佩白花,向亡者鞠躬默哀。改革开放后,旧风复起,讲究排场,富者办葬礼花费动辄数万至几十万元。送葬时,灵车开道,小汽车、摩托车成队载铭旌、花圈等。祭席增至九桌,增置全猪全羊牲仪。一路上高音喇叭奏哀乐,吹鼓班、八音班、西洋管乐队、芦笙队奏哀曲,送葬者俱穿白衣白鞋。葬毕在酒楼大宴亲宾。近年来实行殡葬改革,提倡火葬,移风易俗,大办葬仪始有所收敛。

3、海丰人的习俗是什么?

海丰人的习俗简介:
一、生 育
海丰民间对传承香火、养儿防老的观念极其深厚。每当年节或神诞日,人们要到神庙极其虔诚地拈香求签祈祷观音娘、金花娘等赐送丁嗣。每年元宵节是民间求嗣“出丁”的开灯节,各村社或各姓祠堂均要挂上“鰲山灯”、“走马灯”等灯饰,举办灯会、巡游等节目。各家各户也挂上大红灯笼。凡是上年求嗣“出丁”的人家,更在家门口和祖祠上悬挂彩灯,有的聘请剧团到祠堂前演“丁戏”,并举办“请丁酒”和“吃丁茶”,宴请亲友,以示酬谢神恩光耀门庭之意。
海丰孕妇在分娩前,不许出远门和做激烈的运动,也不允做裁衣缝布等动作;家中不准动土、钉墙壁、移动眠床等,否则认为会动胎气,影响胎儿正常生长。产房门窗要紧闭,贴上符箓,以防生份人闯入。尽量保持产房安静,并用红棕索将榕叶、茅草、艾叶、菖蒲、仙人掌等捆扎成小圆圈,挂于产房前或床帐上,以避邪气。旧时,请“接生婆”接生用竹杆片或剪刀断脐带。现多到医院生产或用新法接生。婴儿出生后,要到外婆家报喜。七天内不让外人探望产妇,亦不让生人见新生儿。产妇分娩后,头额缠戴布条圈,吃姜醋汤,洗香草水,不得接触生水,不能光脚走路。初产数天内,产妇只吃清淡的营养物,七天后开始吃姜醋蛋、瘦肉、炖鸡等大热量、高蛋白的营养物,少吃青菜和水果,以便多产乳汁。二十多天后,产妇才可佐食鲜鱼类,但调料仍离不开姜醋。产妇一个月内不出家门,以防伤风感冒,谓之“做月”。婴儿出生第三天,要用竹菜、鸭舌凤、金银花等煮水洗身,谓之“洗三朝”。
婴儿做“十二朝”、“出月”时,亲友要“送庚”贺喜,大多送鸡蛋(10粒到30粒),也有送1—2斤猪肉或1—2只活鸡的,主人要以甜豆蛋酒、甜酒糟蛋或姜醋蛋等相招待。公平等地方有回送酒碗的习俗,即将盛着泡酒的剥壳熟鸡蛋二粒、猪肉四块、虾脯若干的酒碗,逐户送到亲友家中。外家送来甜糕、婴儿背带、帽、鞋、服装等物。婴儿出世三天后要请吃“三朝茶”,十二天后请吃“十二朝茶”,满月请吃“出月茶”,设“满月酒”。现“送庚”多改为送礼金和婴儿用的衣物。
在庆祝婴儿满月时,要给婴儿取名、理发、祀公婆神等。取名要根据婴儿生辰八字的五行缺项(缺什么补什么),取字眼或偏旁有金、木、水、火、土的文字予以补救。故此,凡名字有鑫、淼、森、焱、圭等字眼和偏旁者,均体现这种风习。有的名取“古”、“乖”、“伢”、“戆”者,则体现取贱名易养活之意。有的名带“娘”、“潭”、“妈”、“佛”等字,则反映婴儿已取得观音娘、谭公爷、妈祖、佛祖等神力庇佑的象征符号。如果婴儿的生辰八字与父母相克,就要过房或拜义父义母。满月前,产妇和婴儿不得回娘家。满月后,婴儿才可以抱出来与外人见面。为求婴儿平安长大,有的家庭在眠床脚安置香炉,四时奉祀“公婆神”(即花公婆)。直至16岁时举行“出花园”的成人仪式,供上三牲、香烛等拜别“公婆神”。
当婴儿周岁时,家人要煮红鸡蛋(染红粬)给孩子吃,外婆要置新衫给外孙穿,称“对岁衫”。亲友要送礼品相贺,主人置办酒席招待称吃“对岁酒”。客人初次携带小孩到家,主人要用灯蕊带或红棕索之类包扎上钱币挂于小孩颈上,谓之“留须”。

二、婚 嫁
旧时婚嫁,均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强调门当户对,结成姻亲。并遵循“六礼”古风,相沿至今。其程序如下:1、合婚。首先由媒人取女方生辰庚帖送到男方家中,将男女双方生辰请算命先生合婚,认为双方生肖不会冲克,就可进行,否则将女方庚帖退回。2、开聘。合婚相宜,便行相亲。女方到男方家中察看其家庭情况,谓之“踏家风(方)”。若无异议即可议聘和开聘,在十二版红折帖(婚书)上开列男方聘礼和女方妆奁数目。聘金尾数要有“4”的数码,谐音“世”,取“世世相传”好兆头。聘单红帖由媒人送到女方家中认可,便可送聘定婚。山区客家婚俗,开聘后,女方亲属回家,女方则留在男方家中住宿。3、送聘。也称纳采(俗称担酒)。男方择吉日将聘金和芝麻、茶叶、猪脚、饼等“四色礼”送到女家。女方受聘后回送糖豆、糯米粿和使君子(吉祥草)。并宴请至亲,分发定婚饼给亲友。4、送日。男方择定婚期,写成红帖送至女家。女方开始备办嫁妆。出嫁前,女方要请人挽面整容,俗谓“开面”。5、迎娶。男家张灯结彩,门口贴红对联。由媒人领花轿至女方家迎娶。新娘拜别父母上轿(客家由“好命公”扶上轿)。接着奏乐鸣炮起轿,新娘的兄弟(送嫁舅)、姐妹(送嫁姨)及伴娘等随轿而行。至男家门口,新郎手执白扇连敲轿顶三下,又用脚踢轿门三下,打开轿门。然后“好命婆”将头盖红布的新娘扶出轿门,边做四句(吉祥话)边牵入厅堂。新郎新娘先拜天地,后拜祖宗,再拜父母和伯叔等长辈,然后夫妻对拜。礼毕,送新娘入洞房。当晚睡前夫妻共吃糯米甜丸,称“合房丸”。
是日午或晚(视中午为正席),男方宴请众亲朋,新郎到各酒席向客人敬酒。新郎、新娘交臂换杯对饮合卺酒。晚上,邻居男女老少看新娘,吃喜糖,闹新房。新娘要为长辈及邻居亲朋端盘敬茶,被敬者饮茶后赠予新娘红包或金银首饰,谓“压盘钱”。婚后满月,新娘外家置办礼物组织亲戚、邻居等妇女到新郎家做客,新娘置办午宴盛情接待,俗叫“吃出月”。此外尚有男到女家入门结婚以及童养媳、指腹婚等婚姻形式。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颁布《新婚姻法》,实行男女平等,青年男女多属自由恋爱,到法定年龄,即到当地民政部门办理婚姻登记。婚礼亦简化,结婚时,男方多用单车迎娶新娘和运载嫁妆。学校、机关工作人员结婚,通常举行简单的结婚仪式,以茶话会招待亲友、同事。并请单位领导作主婚人,新郎、新娘在婚礼上互行鞠躬礼、唱歌等。有的实行旅游结婚。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结婚大讲排场,互相攀比,婚娶改用贴着囍字及花饰的小汽车载新娘,后面跟随多辆小汽车载着送嫁舅、姨、亲友及彩电、电冰箱、空调等嫁妆到新郎家。受省城和香港的影响,晚上假座大酒楼举办豪华酒宴,新娘着白色婚纱,新郎着西装,在伴郎、伴娘的陪同下,及其父母和至亲等在大门口迎接赴宴的宾客。举行结婚典礼时,主持人致祝贺辞,新郎新娘相互勾手饮“交杯酒”。宴会临近结束时,新郎新娘在父母、至亲的陪同下,逐席向来贺的亲友敬酒致谢。有的新郎新娘两家举行联婚酒宴,但“六礼”婚俗仪式照旧。

三、寿庆
贺寿,俗称“做生日”。过去一般人逢常年的生日不兴寿庆,惟年过花甲的第一年,即六十周岁,或年满七十、八十周岁时,家人才会举办祝寿活动。有的富户五十周岁就开始做寿。是日,张灯结彩,门旁贴贺寿红联,厅堂挂寿幛,供寿星像,点长明灯,吃红寿桃饼和长寿面。寿翁先拜祖宗神位,后接受儿孙的跪拜问候,以及子孙敬献的金玉手饰和衣物等。同时,宾客也送寿礼。主人在家中或到酒楼设宴招待来客。席间,全体向寿翁敬酒。寿翁则要将一条红棕索缚着红色的利市包,挂在幼龄的儿孙脖子上,俗称“留须”。四十周岁不做生日,民间有谓:“生人不做四十日,死人不做四十七。”
当今,有部分家庭受西方风俗影响,长辈也为小孩举行生日纪念活动。在家中设宴接待亲友和孩子的小朋友,一起吹蜡烛,吃生日蛋糕,玩生日卡,接受亲友和小朋友贺送的纪念礼品等,以享天伦之乐。

四、丧葬
海丰历代有重殡厚葬、入土为安的礼制,治丧仪式有迎棺、倒刺、入殓成服、封棺、告别、出殡等程序。
当老人弥留之际,即应召集全体子孙在病榻前“送终”。辞世后,将老人脚向门、头向里移入祠堂或厅堂地上,更换寿衣,盖上“天地被”。男者手执纸扇,女者手拿桃枝,点上“脚尾灯”(给亡灵照亮黄泉路)。举家恸哭哀号,轮流守灵,不间断地点香烧纸绽,称“烧盘缠”(谓给亡灵往阴府路费)。并将银圆或金属钱币置于死者口中,称“含口银”。同时成立治丧理事会,安排人员购买棺材等,请来吹鼓班,门口贴上蓝纸白字的丧联。并请地理先生上山定墓穴及择定出殡时日。派人分头讣告亲友,俗称“赶老”。报丧时,不能进入亲友家门,只能唤出门口告知之,亲友闻讯后要用针线捆着的彩钱送给“赶老”者。客家山区则是煮一对鸡蛋送给报丧者,谓之“利是”。
翌日起鼓,吹唢呐奏哀乐,亲友送来奠仪、灵旌、花圈或挽联,往灵堂吊唁祭拜,以示悼念。收奠仪时分发饼及毛巾一条,并书写黄纸条列榜公布送来奠仪的金额及姓名。入殓前,请来师公(道士)念经超度亡灵,宣读亲眷名单,谓之“成服”。此时,孝子贤孙头戴白布“麻圈芦”,身穿白衣白裤跪迎死者外家。外家母舅身披红布,手执青竹红头杖或竹葫,口诵四句吉利话,称“赐杖”。对子孙中不孝者,可以用竹杖敲之,以示儆戒。于是始同意封棺并抬至屋前空旷地,再执香三跪三拜,礼毕才可出殡。客家山区则由外家鸣锣后,始允抬出灵柩进行祭棺、拜四方天地、授孝棍、穿孝服、戴孝帽等仪式。出殡前,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师公读祭文,亲属披麻带孝,放声哀哭,称“开孝”。村老带领孝子到四路头“买水”。礼毕,送葬队伍出发,鸣锣开道,沿途撒纸绽,烧纸钱,谓“买路钱”。前面是擎着纸幡、灵旌、彩旗的人群,接着是两人抬的祭席(一般四席,分别摆上猪头或馒头、素菜等)。其后抬着亡者相亭,跟着由八个“大力”抬着的棺材。孝长子或长孙手执红头竹杖并捧着神主牌座,其余孝子分两边扶棺材而行。队伍中吹鼓手、八音班、大锣鼓班奏着哀乐。现时出殡还时兴西洋乐队一齐吹响洋号,一路敲打着节奏划一的操鼓,奏鸣现代音乐,更显得热闹隆重。行列最后是孝长媳妇拿着燃烟的“火母”(稻草编成)和哭泣的妇女们,以及其它送葬的亲友人群。一路上鞭炮声和铳声不断。送至郊外,妇女儿童及外亲娘家可以绕道而归。棺柩抬至墓穴,由师公念经后,孝子孙们抓一把黄土绕穴走一圈,先后将黄土撒向棺柩,然后按时辰复土封穴,另日再建坟面立墓碑。是晚,在家中设祭亭,请师公诵经做功德,唱“十月怀胎歌”。出殡后第三天,亲属备牲仪、芝麻、豆等往新坟祭拜,俗称“完坟辞山”。以后每逢七天祭祀一次,叫“做七”。旧时孝子们守灵七七四十九日或一百日,才可脱孝出门。
20世纪60年代后,丧事大多从简,改为开追悼会,参加者臂缠黑纱,胸佩白花,向亡者鞠躬默哀。改革开放后,旧风复起,讲究排场,富者办葬礼花费动辄数万至几十万元。送葬时,灵车开道,小汽车、摩托车成队载铭旌、花圈等。祭席增至九桌,增置全猪全羊牲仪。一路上高音喇叭奏哀乐,吹鼓班、八音班、西洋管乐队、芦笙队奏哀曲,送葬者俱穿白衣白鞋。葬毕在酒楼大宴亲宾。近年来实行殡葬改革,提倡火葬,移风易俗,大办葬仪始有所收敛。

4、写关于海丰习俗的作文。

我的家乡在xx,那里是个美丽又好玩的地方。
我的家乡在祖国的最南端——湛江,她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
那里有世界第一大玛珥湖——湖光岩,还有树木繁茂的森林公园和四季如春的亚热带植物园……
我的家乡不仅风光秀丽,而且物产丰富,红江橙是我们家乡最有名的特产,每逢金秋时节,那一个个拳头般大的橙子缀满枝头,它们像挂在树上的一个个金黄色的小灯笼,你拨开它的外衣,金黄的果肉就展现在眼前,只要你轻轻地咬一口,甜丝丝的汁水就会从你牙缝里流出来,清甜可口,让人越吃越想吃,要是这时候你到我家乡来,我一定会摘下最甜最大的橙子,让你吃个够。
你想看看我家乡的美景吗?你想尝尝我家乡的特产吗?欢迎你到我的家乡来做客

5、海丰县后门镇的春节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6、海丰的风俗·

在广东的海丰,小辈给长辈拜年时要以叩头作揖贺年,而长辈就用红纸包着钱或拿柑橘赏给小辈。与中国各地的风俗一样,小辈向长辈拜年是向长辈致敬,长辈自然要犒赏小辈. 至于用什么食物赠给小辈,自然是要选择孩子爱吃并且有吉利意义的物品,于是,橘子便被选为这种有特殊意义的食品了。至于赏赐红包,则是让孩子们自己去买些他们爱吃,爱玩的东西,这是后来为简化手续而变化的,虽然意思相同,但还是不如传统的送个橘子更有意义。

7、有关于我们海丰的民风民俗文化

既然你说我们海丰的民风民俗文化,就是说你是在当地或者在附近地区的人,最具体的就是一些对比,你们当地的一些文化民风跟海丰有什么具体的区别,你所知道的跟实际情况有何出入,还例如方言,谚语等等,我们都知道就算相隔很近只要语言有出入就会有不同的解释和传播,找出这种差异是最完整的文化录了。
希望能搞帮到你。

8、海丰的春节风俗是什么

海丰的春节习俗有: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 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 ,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 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 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 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 “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 “拜晚年”

9、有关于我们海丰的民风民俗文化

海丰县闹元宵的习俗,有文字记载的是清康熙三十八年(1698),白太爷鉴于全县度过严重的饥荒,粮食开始丰收。是年又出现海丰科举史的辉煌年代,洪晨孚省考高中解元,洪晨绂、陈天铨、彭炽中举人。故令城门彻夜大开,大闹元宵。白章率幕僚步出县署,到街坊上观赏花灯,与民同乐。又据《粤东笔记》:“海丰之俗,元夕于江干放水灯,竞拾之。得白者喜为男兆,得红者为女兆。”记载了元宵夜海城群众在龙津河上游放置灯盏,随流漂下,然后在下游龙舌埔至龙山一带岸边等待灯盏浮近,竞相拾取的习俗。此种盛况,使路过海城的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颇为感触,题诗云:“元夕浮灯海水南,红灯女子白灯男。白灯多甚红灯少,拾取繁星满竹篮。”

海丰各镇闹元宵的时间不一,有从正月十一日开灯至十八日完灯,有从正月十二日开灯至十六日完灯。有童谣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从十三夜起,各家各户置办丰盛菜肴祭拜祖宗,然后合家聚吃元宵酒,或互相请吃菜茶、菜粿等。

海丰闹元宵的方式有:一、悬灯结彩。全县各地祠堂庙宇悬挂元宵灯,有的更搭起灯棚,悬挂大型精致的鳌山灯,展现各种用泥塑或纸扎的“公仔”,布置成《桃花过渡》、《唐僧取经》等戏剧场景。灯火生风,带动“公仔”旋转过场,唯妙唯肖,煞为好看。各户悬灯分多种,当年生男孩的悬挂的大花灯称“男孙”灯,当年新婚悬挂的纱灯称“新婚”灯。儿童则满街奔跑挥舞着各式古灯、提灯等。火树银花,蔚为壮观!二、在海城高田南门湖畔及公平盐街口,青年男女边荡秋千边对歌,唱着十二月歌、百鱼名、百鸟名等,或临时自编自唱,多为歌颂太平,喜庆丰收或表达男女恋情等。围观之人,有的附和着曲子,有的等待着轮流打秋千,通宵达旦,尽情欢乐。三、抢炮头。梅陇习俗有人在高台点燃大鞭炮,台下人们争先恐后地抢拾,抢到头炮的为最尊,全家庆幸。四、举行灯谜活动。五、高擎火把。鹿境附近农村还时兴高擎各式火把,在田野上竞相追逐。六、举行大型的提灯游行活动。这是解放后比较流行的新型活动,由政府组织各个单位扮景游行,龙腾狮舞,鼓乐喧天,使人们叹为观止。

10、海丰的过年习俗有哪些?

在广东的海丰,小辈给长辈拜年时要以叩头作揖贺年,而长辈就用红纸包着钱或拿柑橘赏给小辈。与中国各地的风俗一样,小辈向长辈拜年是向长辈致敬,长辈自然要犒赏小辈. 至于用什么食物赠给小辈,自然是要选择孩子爱吃并且有吉利意义的物品,于是,橘子便被选为这种有特殊意义的食品了。至于赏赐红包,则是让孩子们自己去买些他们爱吃,爱玩的东西,这是后来为简化手续而变化的,虽然意思相同,但还是不如传统的送个橘子更有意义。

热点内容
用称称嫁妆 发布:2020-09-12 19:11:27 浏览:511
五星级婚宴 发布:2020-09-12 17:55:19 浏览:511
婚礼乐队 发布:2020-09-12 20:13:00 浏览:510
太庙婚纱 发布:2020-09-12 18:59:26 浏览:510
北京摄影婚纱 发布:2020-09-12 17:43:09 浏览:509
耍新郎 发布:2020-09-12 20:11:18 浏览:508
王子婚纱摄影 发布:2020-09-12 17:52:22 浏览:508
外景简笔画 发布:2020-09-12 15:57:17 浏览:508
拍外景婚纱照 发布:2020-09-12 17:43:26 浏览:507
我们结婚了2013 发布:2020-09-12 18:42:33 浏览:506